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小说 >旧书大亨 > 第六百二十八章.开拍

第六百二十八章.开拍(4 / 5)

汝文字尚优,故使领四库书,实不过以倡优蓄之,汝何敢妄议国事!”当时纪昀已是协办大学士,仍被视为倡优。

不管如何,这纪晓岚的金石印章绝对是值得关注的,至少场下很多人已经纷纷举牌竞拍了---甚至在底价还没出的时候。

最后底价100万,然后场内大佬们纷纷追加,于是乎,这一方雕工精细的印章就从底价100万,一下子飙升到了300万,500万……

在林逸看来,实际上这方印章顶多300万就到头了,奈何这场地和其他地方不一样,有钱人太多了,说得再夸大些,半大个中国的富豪就都在这里,钱谁没有啊,都是把钱不当一回事儿的主儿,喜欢上了东西那还不疯抢。

结果让林逸瞠目结舌,这方印章竟然以900万拍出,创造了今晚的第一个拍卖**。

看到这样的结果,林逸倒吸一口冷气,作死呀,这些人都是疯子。

接下来林逸就有些担心自己想要竞拍的那幅手卷了,怎么办,估计这次很艰难。自己预算是一个亿的,看起来预算还是少了。

就在林逸思忖之际,第二件拍卖品又在两个美女的烘托下出场了。

这第二件拍品就是清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郑板桥的《雪山冷竹图》。

如果说在书画界,郑板桥的大名绝对要比纪晓岚大的多,奈何,郑板桥一辈子只是一个小官,不像纪晓岚是大学士,因此在正史上面,对于纪晓岚的介绍要比郑板桥多的多。不过没关系,你来正史,我就来野史。在很多民间故事,民间传说,以及文学作品中,郑板桥的个人形象要比纪晓岚高出一大截。

先从人品,再到艺术形象,郑板桥都是那种清廉如水,又富有智慧的古代文人。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崖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这是清代郑板桥的一首著名的咏竹诗。历代文人画士之中,爱竹的大有人在,竹诗竹画也多得不可胜数。然而无论数量之多,还是格调之高,都莫过于郑板桥。

郑板桥不但以竹自况,还以“竹”待人。对于后学,他乐于奖掖,尽力扶持,言传身教,寄予厚望。他曾写道:“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竹,十丈龙孙绕凤池。”他又写道:“且让青山出一头,疏枝瘦干未能遒。明年百尺龙孙发,多恐青山逊一筹。”他一生笔耕不辍,诗、书、画被时人称为“三绝”。其创作态度和创作方法也与竹大有关系。他曾对友人说,画竹要经历三个阶段,达到三种境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