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1章 外面的世界(2 / 3)
里村。你们看,这里风景宜人,有山有水,当即就决定在这里停下。这一住下,就是六十多年。”
顾同刚说道,“老村长是村里文化最高的人,村里的小学,还是他当村长的时候建起来的。老村长自己培养了几个孩子,孩子长大了当老师,继续教育下一代。山里村的村民接受的最早的教育,就是从老村长这里开始的。”
老村长却是摇了摇头说,“可惜,如今村里就剩下我们这些孤老寡幼。这般发展下去,恐怕山里村迟早会消亡。可惜了这么一处好地方了。”
说着,他万般惋惜地看着周边的景色。
凉亭所处的位置是一处较高的小土坡,既可以俯瞰村子前后的面貌,又能够欣赏到四周怡人的自然景色。
“这个凉亭是我父亲当年带着村民建起来的,六十多年了,风风雨雨,破是破了点,但依然堪用。”老村长磕了磕烟杆,说道。
李麦站起来,走到凉亭边缘,观察着这个深藏在山中的村庄。跟外面的世界完全脱节的房屋,而有些房屋顶上安装有醒目的小型水塔,和整个环境显得格格不入。显然,那一定是在外务工的青壮年带回来的城里的新鲜玩意儿,但实际上城里早已经淘汰掉了。
视线所及之处,无不透着年代的气息,还有一些远古的清新味道。
“老村长,现在村里还有多少人?”李麦回过神,问道。
“一百多人,都是老人妇人孩童。妇人也都上了些年纪,外面工作做不来才留在村里,不然,也是要往出走的。”老村长说。
“生活方面,有困难吗?”李麦又问。
老村长却是摇了摇头,说,“你看这山,还有村北边的溪河。但凡愿意动动手的,就不会缺了吃穿。”
李麦笑了笑,说,“国民经济发展得很快,人民得生活上了好几个台阶。山里村的村民同样是其中的一分子,是没有理由停留在六十多年前的生活水准上面的。”
顿了顿,李麦说道,“老村长,我想帮着山里村的村民,把生活水准改善改善,提高提高。不知道您意下如何?”
老村长摆了摆手,说,“李先生,你可知道本村有长寿之村的名号?”
此时,顾同刚解释了一句,“哦,李先生,山里村的平均寿命超过南港地区平均值一大截,确实是有长寿村的称号。但是过去由于交通闭塞,这里一直不为人所知。交通畅通了,人也少了。”
老村长微微一笑,说,“最早一批出去的今年也有四十多了,李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