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大逆转1906 > 第430章 “出嫁税”事件

第430章 “出嫁税”事件(2 / 5)

示,如果你们给力点的话,这些妹子就能娶回家哦。

那些搔首弄姿的美女图片把中国的青年单身狗们都撩拨得两眼发绿,再一看法国佬那些红果果的暗示文字,立即就精虫上脑,他们叫着“到欧洲去,到法国去,种地赚钱赚媳妇啊!”,“戴花就戴大红花,骑马就骑大洋马!”等等诸如此类的语言,嗷嗷叫着就去报名了。报名人数之多,甚至超过了中法两国政府的预料。

搞得文总又好气又好笑的说:“这些家伙到底有多饥渴啊……”

在大伙踊跃报名之下,很快就凑够了50万名“援法农民”,在恶补了三个月的基础法语和法国风俗之外,就被送到了法国的各地农场。

有了这50万中国生力军的加入,法国劳动力不足的窘境立刻大为好转。前面说了,这批农民基本上都是建国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农民,至少都是受过了初中教育,并受过基层的职业培训,素质那是相当高的,甚至超过了原本的法国农民(当然和后世的没法比)。要知道,这几年天朝的识字率可是超过90%,这些年轻一带更是接近100%。

而法国此时的识字率只有90%的样子,而且这是账面上的数据,因为两国此时对于识字率的标准是不一样的,中国目前的识字标准是要求“能认识2000个常用字,能读懂报纸,能写简单的信件,可以进行四则运算”。而欧美的标准要低得多,基本上只要能写自己名字,能认一两百个单词就算“识字”了,在字母语言里一两百个单词够干嘛呢?可就这些简单标准,法国在在1913年招募的新兵中,每1000名新兵中就有68个文盲,当然法国不是最惨的,意大利每1000名新兵中有330个文盲,奥匈为220个。素质最高的德国,每1000名新兵中只有1个文盲。至于俄国?咱们能不提识字率吗?

这样高素质的劳动力自然很受欢迎,而且他们的专业技能都很熟练,不但会种田,大多数都会操作农机,一半人会开拖拉机。加上中国人一向能吃苦,是最勤劳的民族之一,在引进了中国农民和配套的农机、化肥和农药之后,1921年法国农业就获得丰收,产量超过了战前。一下子就解决了他们农业生产者不足的问题。

一开始的时候,法国政府对于自己这个引进劳动力的计划是相当自豪的,觉得自己真是太机智了,能想出这么有才的办法。但是到了去年,他们就开始后悔了……

不是说中国农民的表现不好,恰恰是因为他们的表现太好了,才让法国政府头疼。因为法国几乎死光了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