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大逆转1906 > 第476章 二十年代的网络

第476章 二十年代的网络(3 / 6)

汽车竞争。

当然,既然文总已经来,本位面的历史自然就不同了。随着高能电池的量产,电动车这种东西自然就发展起来了。在高能电池从“铁龙”升级到“铜龙”之后,电动汽车更是迎来了大发展的几率。

到了现在,建国初期在国内到处可见的热球机汽车,几乎已经完全退出市场,现在除了博物馆,可能只有在一些非常偏僻的地区才能看到了。目前国内的汽车当中,电动汽车已经占到了汽车总数的三分之一,内燃机汽车当中,又有一半是烧天然气的,再剩下的一半燃油汽车当中,烧甲醇汽油的又占了一半。

现在国内的汽车真正烧纯燃油的汽车,大多数都是军用车和重载货车。所有的客车都已经被强制替换为电动力、天然气动力或混合动力。而且这个倾势也越来越明显,法规也越来越严格。文德嗣打算到1930年为止,凡是中国境内的燃油汽车将会被全部局限在军用车、重载车、赛车和特种用车上,其余所有的民用客车、小型货车都会被强制更换为非燃油类。

当然,这个措施也不仅仅限于国内,人革联现在也通过了《燃油汽车限制法案》,小弟们也在开始国内推行。同时,中国也在国联提出了限制燃油汽车数量的建议。愿意响应的国家还是很多的,有德国、意大利等同盟国集团,苏联为首的第三国际集团都表示这个建议好。但英法为首的协约国组织和美国为首的西约组织却态度暧昧。

会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同盟国集团都缺油,他们的原油主要就靠罗马尼亚,那点儿油哪里够用?不愿被人卡脖子的德国当然乐得推广电动车。西约组织根本就不缺油,特别是美国,他们的内燃机汽车行业已经形成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推广电动车那不是割自己肉吗?有良心的资本家当然不干。协约国组织现在有北非油田和尼日利亚油田,也不缺油,对此自然也是可有可无。

反应出乎文总意料的是,苏联为首的第三国际集团居然也支持了这个建议。好吧,该集团目前为止只有苏联和匈牙利、阿尔巴尼亚三个国家,是当今世界五大流氓团伙,错了,是五大政治军事集团当中最弱小的。

第三国际或者说苏联其实是不缺石油的,哪怕本位面的红色毛熊没了巴库、秋明和萨莫特洛尔,位于伏尔加河中游同乌拉尔山脉之间的“第二巴库”也没了大半(现在的“第二巴库”大致是中国、白俄红俄各占三分之一),但他们还有季曼—伯朝拉油田,以及北高加索油田和白俄罗斯的油田。本位面的苏联石油资源虽然没有原时空那么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