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太空试验田(上)(3 / 5)
正就一个意思,中国是不会轻易介入外部冲突的,他们就像大英帝国在布尔战争之后那样,已经吃撑了,无力再顾及外部了。
所以现在欧洲国家之间就是一团火爆的气氛。
………………………………………………………………
共和2780年(西元1939年)1月1日,天宫一号空间站。
星辰大海是人类的夙愿,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定目标,随着科技发展,当地球已经变成一个地球村的时候,也就是到了向星辰大海迈进的时候。
文德嗣是从23世纪穿越来的,他本来就是来自这个星辰大海的时代,对于这个时代的向往自然也是最为强烈的。所以目前中国的种田主要是两部分,一部分就是在地球上,继续打基础。另一部分就是太空事业了。
本位面的中国在文德嗣的领导下,抢先占据了星辰大海的制高点。完成了原时空在很晚才在地球上出现的“通天桥”,也就是质量投射器。有了这个通天桥,太空开发的成本就大幅度下降了,并且开发的进度也可远远超过原时空的水平,因为这个起点就很高,不用从火箭开始一步一步的慢慢挪。
通天桥的兴建本身并未受到多少国外关注。一来这是秘密进行的工程,虽然工程量很大,但是这个工程的主体主要在地下一百多米进行的。二来中国一直在进行各种大型的基础建设,这个工程本身所需要的人力物力,以及资源调动就被掩盖在多如繁星的工程之中,变得不起眼的。
通天桥全系统完成后,文德嗣便大举开始进行太空方面的研究与实验。包含人类于太空的生活、太空农业,太空工业制造、太空矿业与冶金、太空化学产业等,而其进度非常之快。因为靠着这个开挂一般的通天桥,但凡有需要,中国就随时可以用很低的成本发射新的舱组上去进行实验,甚至与天宫一号对接组装在一起成为永久空间站的一部份。因此,天宫一号的大小并不是固定的,而是逐渐增长之中。
相对于此,中国-军方自然也不会放过这么好的工具。于是立刻利用通天桥开始太空军力的发展与研究——当然是要付钱的,文德嗣依照原订计划,将成本加上一倍作为运费与票价。但即使如此,这样的运输成本也只有此前打火箭的1/200,再考虑低发射加速度与便于维修的条件,可以让仪器规格与宇航员训练都往下调,大幅降低生产制造成本,整体成本降低至火箭的1/400左右。再说与火箭发射的卫星最大也只能作到二十吨,有严格的体积和重量限制相比,现在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