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7章 实在抱歉,又一根狗链松掉了!(3 / 4)
分割瓦解,以及“土改”大杀器等等手段的作用下,以及中国停止了对印度独立势力的支持,他们总算是稳住了印度的局势。
这些手段是非常有效的,特别是“土改”大杀器,更是威力无比,这直接造成了印度各邦下层民众对英国的支持。但是鸦片牛的“土改”是不完整的,只是学了个七八成,因为他们并没有把印度当做本土,缺乏责任感,在进行土地分配时搞得非常粗糙,也缺乏足够的干部和工作人员。“土改”并没有真正的贯彻到底。
所以他们的“土改”就搞得有些走样了,造成了很多后遗症。比如一部分英国扶持的新贵利用职权兼并土地,重新成为地主,社会矛盾再次激化。这些问题一开始并不明显,但随着时间的酝酿,矛盾就越发尖锐了。在以前的种姓制度下,贱民们还能安于现状。但是英国人亲手将种姓制度埋葬之后,那些个新贵可大都是贱民出身的,他们要作威作福自然就不能像以前的婆罗门、刹帝利那样“理所当然”,同是下层的人民可是不买账的。
再加上英国佬在分割自治邦的时候,又玩起平衡手,故意埋下很多钉子,宗教的矛盾,民族的矛盾使得英国可以上下其手,便于管理。但是英国佬似乎没有想过,如果他们无力压制之后,这种局面会演变成什么样子。
所以很快,英国佬就遭报应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英国的力量完全被牵制了,对于印度次大陆的压制就变得摇摇欲坠。于是,印度次大陆积累多年的矛盾就这么自然而然的爆发了。
这一次却不是反英起义,而是印度九邦自己的内讧。
最初是犹太—古吉拉特邦的两大主体民族,犹太人和古吉拉特人火并了起来。
这个邦原本是古吉拉特人的地盘,英国在这里搞了犹太人家园之后,就从欧洲迁移了700多万犹太人过来。更有资金、更有文化的犹太人自然就占据了优势地位,该邦的大多数官员和军官,以及工厂和农场等等产业,大都被犹太人把持着,原本的居民古吉拉特人却成了二等公民。古吉拉特人却有1200万人口,这样的社会结构,能稳定才有鬼了。以前有英国人支持,还能保持基本稳定,等到英国人被二战拖住,这里的矛盾顿时就爆发了。
1940年11月3日,巴罗达的一处军营发生了暴动,几名古吉拉特士兵打死了一个犹太军官,原因是犹太军官故意虐待他们。随后这几名士兵被处决。这件事却成了导火索,古吉拉特人沸腾的怒火顿时被引爆,古吉拉特族的官兵和犹太族的官兵在全邦范围的火并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