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7 / 11)
年纪确实不小了,他有曹操的时候就已经算晚,二十二岁有了曹操,如今曹操都三十三了,曹嵩是真的五十多岁奔着六十走了。
只看他孙子曹昂都不小了,再过几年也得考虑娶妻的事情就知道了。
更何况这年头五十多岁确实算得上是老头了,毕竟平均寿命短。
最后皇帝还是勉强同意了曹嵩辞官的请求,并且表现的非常不舍。
毕竟在他看来,曹嵩确实做不了三公,但做大司农就很好啊,他很愿意让曹嵩做个十年二十年的。
不过曹嵩辞官倒是让皇帝想起另一个人来,他觉得自己有点亏欠曹嵩,又对曹嵩有点留念于是就说道:“朕倒是想起来,济南相曹操正是你的儿子呢。”
曹嵩道:“正是犬子。”
而说起曹操,皇帝当然也想起曹操前段时间的功劳来了,于是就说道:“朕看他确实是个出息的,就算是做济南刺史都不差的,别地的刺史要是能像他一样平定黄巾,朕的日子可就安稳了,这样吧,刚好前面不是说青州刺史死于叛乱了么?我看这个曹操很合适,就让他做青州刺史好了。”
曹嵩假意推辞了几句,然后也就很淡定的接受了,并且暗示皇帝他会多交钱的,皇帝果然就很满意。
周围的一群人看看皇帝又看看非常淡定的曹嵩,直到这时候才明白发生了什么。
就这么几句话的功夫,曹嵩说辞官就给辞啦?
就这么几句话的功夫,曹嵩就给曹操套了个青州刺史回去?
就这么几句话的功夫,他们的交易就已经完成都没别人插手的余地了?
是的,就是这样。
有人觉得曹嵩这不过是临辞职之前给儿子捞最后一笔,觉得没啥。
但聪明的却都看出门道来了。
看出来的人不由得都在心里哼哼一声,曹嵩还真是把皇帝的心思摸透了,他知道三公的位置是当不长久的,干脆自己辞官,既博得了皇帝的同情和好感,又给儿子赚了个实打实的刺史回去了。
而没多久,皇帝又下旨说,曹嵩也是多年老臣了,辛苦操劳,如今告老回家他也十分怜惜,于是给曹嵩的费亭侯爵位是没升,但却又加封五百户。
……虽然这五百户曹嵩还是得交钱,但和官职不同,爵位是可以世代传承的。
比如曹嵩的费亭侯爵位就是曹腾留给他的,同理,哪天曹嵩不干了,只要不是因为犯事被人撸掉了爵位,那么多半这爵位是可以传给曹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