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3 / 11)
胜华雄会吸引董卓的全部注意力,同时加上他们的故意示弱‘不思进取’,董卓一定会对他们放松警惕,转而将更多的力量投向孙坚那边。
这时候就是他们取得虎牢关的最好时机!
虎牢关为洛阳的东大门,一旦虎牢关被攻下,就等于是将洛阳的咽喉暴露在曹旭的刀锋之下,这时候董卓哪儿还能顾得上什么孙坚?
因此孙坚前期会为他们承担一部分压力,但后面这些压力则会不救自解。
可现在他们已经无力拿下虎牢关,同时也让董卓注意到了他们,孙坚那边的压力却也没有减轻。
这就很麻烦了嘛。
“我们去与孙坚汇合,董卓却不能将对付我们的力量与对付孙坚的力量合在一起,毕竟酸枣大营还有几万人在,他绝不敢轻举妄动,更不敢不在东面设防。”
曹旭点头:“行,我听你的!”
此时的孙坚却正是最意气风发之事,其实孙坚这一路也不是一路都很顺的,他甚至首战失利,被董卓部将胡轸打的大败,但孙坚这人没那么容易放弃,他很快重整旗鼓再次迎战,也就是这一战他败了胡轸杀了华雄。
但孙坚自己的损失也不小。
不过没关系,大胜带来的高昂士气鼓舞着他,且因为这一战胜了,孙坚也就打算重新补充军队,稍加休整之后再次攻打董卓。
但就如同陈宫所预料的那样,孙坚以袁术为后方依托,这实际上真的是非常不靠谱的做法。
比如说现在,孙坚大胜,顿时成了这天下间少有的英雄人物,名望顿时就跟以前不一样了,袁术的疑心病就犯了。
孙坚原本不是袁术的部将,他为长沙太守,当是荆州人,但孙坚弄死了前任荆州刺史,又杀了一个南阳太守,眼看着在长沙是待不下去了,他需要有一个靠山,否则荆州一旦对他展开报复,那并不是孙坚能够承受的事情。
所以孙坚投奔了袁术。
袁术正是知道这一点所以才敢直接用孙坚,因为孙坚需要依靠他,他有能力压制控制孙坚。
可现在不一样了。
孙坚的大胜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这种时候孙坚以前做的事情似乎就不那么重要了,尤其是当初孙坚是打着为了讨伐董卓的旗号做这些事情的,孙坚没有获胜之前也就罢了,一旦他取得大胜,那些事情就会成为为了大义而做的。
袁术知道,孙坚必须输。
他可以赢,可以取得成果,但却不能像现在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