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4 / 11)
时候的董卓是没有心情与他们慢慢耗着的。
果然,就在下一次,孙坚再次对董卓发起进攻的时候,他明显能够感觉到董卓不一样了。
当然也如曹旭所说,孙坚这次把孙策给带上了。
这虽然危险,但也是锻炼成长的好机会,孙坚不是那种会把儿子养在温室里的人,孙策也没那么娇弱,他当初既然把孙策带出来自然是知道要面对什么样的情况的。
若非如此,把孙策继续留在老家就好了嘛。
孙策心中却有些兴奋,尤其是当他看到董卓的车驾从敌阵中缓缓驶出的时候。
董卓只是走到前排,并没有亲自上阵,吕布就骑马在他的身侧。
不过考虑到双方还要讲话的原因,因此两方虽然也有距离,但其实不会太远。
双方主将各带一队随从往中间走了说话,不过显然是董卓更安心一点,毕竟吕布就站在他的身侧,一个吕布能顶的上好几队的随从呢。
孙策跟着孙坚,他目测了一下距离,发现果然是在自己的射程内的,心说检验这几天练习成果的时候到了。
按照曹旭的说法,他们不是董卓,不搞背地里暗箭伤人的那一套,因此在吕布在场的情况下,孙策必须抓住最好的机会,并且能够毫不迟疑的射出一箭。
当时曹旭捂着自己的肩膀咬牙切齿的:“这次我是没办法亲自去揍董卓了,不过阿策你可以代我回敬他一箭!”
这才是她特意教孙策箭术的重要原因。
董卓也是久经沙场之人,在不暗算的情况下,摆明车马的射他,孙策只有一次机会,并且不能迟疑,必须快准狠,几乎要达到抬手便能射出的程度。
曹旭就跟他说:“你想想那天吕布的那一箭!”
那一箭是真的射得好。
从吕布取下弓箭开始,他似乎只是张弓搭箭,然后随手对着黑甲骑士的方向就射了出去,速度快到仿佛不需要瞄准。
但吕布那一箭同样又准又狠。
对于一个身披盔甲的人来说,最致命的地方就是无法保护的脖颈。
不过这地方虽然脆弱,大部分时候除非短兵相接,否则不会成为弓箭手的目标,早说了,因为目标太小,射中太困难了,一旦射不中就无法造成任何杀伤力。
因此多数人喜欢射胸口后背一类的地方,可吕布却偏偏瞄准了咽喉,在几乎没有瞄准时间的情况下一箭正中咽喉,且力道大到可以带着整个人后仰摔下马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