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7 / 11)
这时候互相见面也很高兴。
只是纪衡不由得问道:“公达怎么没来呀?”
荀彧道:“公达无心出仕,此时正在家中读书呢。”
纪衡信了这话才有鬼。
不过经历过之前颍川招贤的事情,他也不会在这方面追问,荀攸没来自然有没来的道理,荀家定然有所考量。
有些事情,时机到了自然会有的。
就像他当初亲自去颍川上门求人,荀彧等人也没有愿意来,可现在,荀彧听说曹操求贤,却主动上门了。
这当然不好说荀彧自己见高踩嫌贫爱富之类的话,荀彧君子之风德行高尚,压根不是那种人,只是他毕竟是荀家子弟,做事就得考虑荀氏的利益和立场。
就比如纪衡问他:“袁绍那边可有认识的人?”
荀彧就回答他:“友若去了冀州。”
这不是什么秘密,荀谌去了冀州辅佐袁绍,这事只要纪衡想问,以曹操和袁绍目前这蜜月期一样的关系,肯定都是能知道的,荀彧说了其实也是在表示坦诚。
果然纪衡也不因此对他有什么不好的表示。
这种事,本就是这个年代最常见的事情,没必要计较那么多的。
只是在荀彧等人来了没多久就有一条消息传来青州,正是孙坚攻打刘表时反而被刘表部将所杀的事情。
纪衡心中叹了口气,他就知道会是这样。
孙坚之死其实不仅仅是传国玉玺的原因,这与他牵扯进袁氏两兄弟之争也有关系。
此时董卓退守长安,天下人已经再也不把他放在眼里,董卓也成不了什么气候了。再加上皇权衰微,谁都想做另一个能够在天下间有声望,说一不二的人。
这不一定是要做皇帝,只是要做一个领袖而已。
再加上这时候也是拼资源的时候了,毕竟争霸也是要考虑底气的。
这也正是袁术和袁绍矛盾的根源。
都是袁氏公子,袁氏的名望与资源他们都想独占,因此他们之间势必决出胜负来。
首先是给自己弄一块地盘。
袁绍回去之后就联合公孙瓒弄死了他的前任上司冀州牧韩馥,韩馥此人不能说无才无德,至少他在治理民生改善百姓生活方面还是做出了一些成果的,但他短视愚昧又胆小,因此并不能算是一个好的领导。
之前因为在董卓的事情上他摇摆不定胆小退缩,于是在冀州已经威望尽失,反倒是袁绍做的很有样子,还作为盟主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