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9 / 11)
陶谦对糜竺产生了怀疑。
糜竺就算刚开始没有感觉到,但他既然能够做下那么大的家业来,就证明他虽然诚实本分,但却绝不是迟钝愚笨的人,相反,糜竺应该是很聪明的,所以他最后还是发现了这一点。
这对糜竺的打击挺大的,他很伤心。
毕竟他是一心对陶谦的,如果糜竺真想去青州,他早就去了,不管是纪衡还是曹操,都明里暗里的对他表示过多次。
可糜竺眷恋家乡,更想要留在本地,为家乡做更多的贡献,他自认是徐州人,因此就想让徐州更好。
之前的徐州刺史不给力,他也不想什么,但却也愿意等着,直到他等到了陶谦,糜竺觉得陶谦是个好官,因此在陶谦邀请他的时候他就答应了。
实际上糜竺哪里不清楚陶谦的目的呢?
陶谦当初新到徐州,要钱没钱要人没人,而且也没有任何势力,更没有人支持,陶谦必须在徐州找到支持他的盟友才能站稳脚跟。
糜家家大业大,在徐州很有声望,糜竺为人厚道,虽然是商人但也有很好的名声,再加上糜竺有钱有关系有人脉,于是陶谦选择了糜竺。
果然,在得到糜家的支持之后,陶谦凭借着糜家提供的支持,很快发展出了自己的势力,并且逐步收拢徐州各大家族,最终成功站稳脚跟,做了个名副其实的徐州牧。
糜竺并不介意这些的,毕竟陶谦是个好官,他来了之后治理徐州,徐州百姓们过的确实要比以前好多了。
但这时候陶谦的不信任和明显的疏远让糜竺感到伤心了。
可这还不是最重要的,仅仅凭借这一点尚且不能动摇糜竺和陶谦的关系,真正致命的是,之前糜竺因为支持陶谦的关系,因此一直比较得陶谦的尊重,让他做了别驾从事,糜家也显得高别家一等的样子。
这就很让其他人不满了,这时候眼看着糜陶谦和糜竺的关系出现裂痕,立马就有人想要把糜家弄掉,自己上位了。
墙倒众人推,在一群人可劲的黑糜竺给糜家找麻烦的情况下,陶谦原本的不信任自然逐渐扩大,然后渐渐更加觉得糜竺有种种不好,他于是开始更加倚重其他人了。
曹操此时正是发现了这一点,觉得这是他们的机会呀。
不过曹操也是为糜竺可惜的:“陶恭祖怎么也不想想,糜竺如此重情重义,他连你都不愿意背叛,又怎么会愿意背叛徐州呢?”
正因为糜竺不愿意做那些阴暗的,对不起朋友的事情,所以他才更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