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窃国 > 第110章

第110章(11 / 12)

也许现代的东西更加先进,但其实它本身却不一定完全适合当下社会的情况。

只能作为参考和借鉴,并不能完全照搬的。

但和司马徽聊起这些事情,司马徽说的很多话就给了纪衡灵感,很多问题也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而且纪衡心中还有一重更加重要的想法。

他想搞科举。

但这事情太大,他轻易是不敢说出来的,就算是对着曹操曹旭,纪衡也不敢随便说出来。

反正有人说,隋朝之所以会亡,其实和搞科举也有关系。

这虽然是甩锅的话,但纪衡并不否认这话其实也有那么一点道理。

因为科举牵扯到的人和事太多了,真的会造成各阶层的动荡不稳,因此隋朝亡了,科举或许不是直接原因,但肯定也是间接原因之一。

这不是一件坏事,但做起来真的需要小心。

就像是把头像印在人民币上的那位老前辈说的唐宗宋祖中的唐太宗,在科举的事情上也是不敢一次性就动什么大手脚的,很多事情还是得慢慢来。

唐朝啊,那已经是好几百年以后了好吗!

到了那个时候那位唐太宗都得慎重小心,纪衡他敢不慎重么?

因此很多话纪衡是不敢随便说的。

但这时候他拿一些模糊的话语表达了大致的想法来试探司马徽的态度,几天的交流过后,纪衡觉得在这事上,司马徽的意见比曹操的都要靠谱。

果然,司马徽一听他的想法就给他否决了。

“事情倒不是说不好,但……”

他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才继续说道:“刘表尚且要依靠世家大族掌握荆州,假使这样的事情发生,你以为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

谁都知道,这年头的人才选拔制度其实是靠推举的,这就造成了,大部分资源都掌握在世家大族手中。

祖辈为官的,只要不是中途完蛋了,基本世代都能做官,可对于普通的百姓来说,哪怕是做个县令,那都是惊天的大事了。

就像当年的纪衡家,他们家若有孩子年纪轻轻就做了县令,那是很了不得的事情了。

可对于曹家来说,看看曹操就知道了,人家压根不把县令当回事。

纪衡他们家到底在谯县还算是个有点底子的人家,那么寒门士子又甚至普通百姓又如何呢?

科举制度对于世家大族来说,可以算得上是直入心肺的一刀,一旦做了,必然会引起他们的强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