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2 / 11)
是让刘表无力再掺合北方的事情而已,那么宛城就是一定要打下的地方了。
一旦曹操来打宛城,难道张绣可以抵挡吗?
“曹公兵雄马壮,绝非一个宛城可以抵挡,而刘表之强主要依靠水军,将军一人又能支撑多久?”
甚至还有些话贾诩没说出来,但在场的人……至少如郭嘉曹操等人是一定能明白的。
刘表不能提供给张绣足够的兵力支持,那么所消耗的实际上就是张绣自己的实力,而到时候如果张绣与曹操消耗到无法支撑,那么他的力量一定极度虚弱了,给张绣的道路只剩下两条,或死或降。
可那个时候,张绣归降难道能够得到很好的待遇吗?
要知道所谓的待遇问题,主要还是看个人的才能以及他本人的力量的。
张绣武艺不错,但曹操帐下有吕布赵云曹旭太史慈等人,个个武艺高强,张绣的武艺放到青州去,也就只混个中等或者好一点的话是中上的水平,这就显得十分可有可无了嘛。
除了武艺,难道张绣的智谋很能拿得出手吗?
谋士的活儿是贾诩的,可不是张绣的。
贾诩自己去了曹操那里倒是可以凭智商干活儿,但张绣呢?武力排不上号,智商更是被甩出八条街去,如果张绣手下再没有强大的兵马做支撑,他就算归降了,那也不过是从此碌碌无为,成为青州一个不起眼的小将领,然后渡过残生罢了。
既然如此,不如换一条路走。
张绣如今归降,自然,曹操的实力是无损的,但张绣自己更是没损失呀。
那么在他武艺不差,手下又有数万兵马的情况下,曹操接纳了他,就一定要厚待他,否则那上万的士卒也不答应。
大家都会想,就连张绣都得不到好的对待,难道他们这些普通士卒会有什么好的生活吗?
更何况,这不仅仅是手下兵马的力量,还有舆论的力量。
张绣向曹操献上宛城,曹操就必须厚待于他,否则日后张绣不得善终的事情传扬起来,又有谁会愿意归降曹操呢?
曹操这时候只能讲张绣作为典范和榜样,必须对他很好才行。
这大概也是张绣会同意归降的原因。
贾诩说的或许只是对未来的分析和猜测,但显然,张绣能够预想到,这就是以后会实实在在发生的事情。
他倚重贾诩,不正是因为贾诩的能力吗?
郭嘉见曹操面上露出明了的表情,就知道贾诩这是把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