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七章 从此世上无安乐(七)(2 / 3)
给了看守承福门的卫士,然后摆手示意杨守文离开。杨守文朝他点了点头。迈步从城门的缝隙走了出去。当他走到城外,猛然停下脚步,回身看过去。
那城门下的灯火昏暗,光线不甚清楚。
杨守文依稀看到了高力士站在门内,那张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
++++++++++++++++++++++++++++
心里,突然变得有些沉重起来。
为了劝说一个人回心转意,而让更多的人身陷险境?真的可以吗?
杨守文觉得自己的脑袋一下子混乱起来。
他站在承福门外,犹豫不决。不过,已经到了这一步。他好像也没有别的退路了。
想到这里,杨守文深吸一口气,让自己冷静下来。
迈步朝前走,远远的。可以看到洛水河岸。
杨守文按照事先的约定,来到码头上,却见迎面走来了杨从义和杨存忠父子两人。
杨从义把一件黑色的大袍递给杨守文,低声道:“郎君,城里情况有变,恐怕无法从城门离开。不过阿郎已经有了安排。沈庆之在天津桥等候,咱们随他出城。”
回到洛阳后,杨守文是第一次见到杨存忠。
有几个月没见他了,他看上去个头没什么大变化,但是体型却显得粗壮了很多。
与杨从义不同,杨存忠上前,躬身道:“阿郎,请随我来。”
杨从义称呼杨承烈为‘阿郎’,那是因为他的年龄,称呼杨承烈做阿郎更合适一些。而杨存忠不同,从一开始,他就视杨守文为主人,故而依旧称呼杨守文‘阿郎’。
杨守文也没有任何迟疑,点了点头,从杨从义手中接过了大袍,便披在身上。
那大袍的领口很高,正好可以遮住杨守文的脸。
同时,杨存忠还递过来了一顶帷帽,彻底把杨守文的样貌遮掩起来。
两个人领着杨守文走到了天津桥头,与明礼汇合。
“我已经让人盯着沈庆之了,他今天很老实,不会耍什么花招。”
由于杨从义和杨存忠是铜马陌的人,所以并不适合露面。杨守文的行为,说实话有点犯忌讳。如果再把铜马陌的人扯出来,弄不好杨家上下,都要跟着遭殃。
所以,监视沈庆之,以及和沈庆之接触的任务,就落到了明礼身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