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桒(2 / 3)
,尸臭困城数月不散,忽一日暴雨倾盆七夜不止,河道洪流泛滥,护城河水暴涨,河中现一巨尸,为元军冤死将士之残肢断骸集凑凝聚而成,出水直呼报仇闯入城中,数万守军无力抵抗,溃逃。
后此事传入应天,得当朝诚意伯指点迷津,称此物为‘桒(sang)’,并施计诛之,化解一城危机。
杨道爷说,这种东西纵观整个历史都是极为罕见的,因此除了《述妖录》外,有过记载的书籍不多,只在另一部清代的杜撰神魔小说中曾经有过提及,说这种东西虽然妖法远不如已到了杀龙吞云境界、通晓七情六欲的魁魃魍魉,但其稀有程度却为世间妖魔之首,因为这种东西并不是一只,而是一群。
简单来说,就是一群受到阴气所引而聚集一体成型的低等尸妖所化,尸妖大多骨肉腐烂,残躯可任意弯曲变形,若尸群中藏有阴气极重、法力极强之妖,则可以血祭之术驱使群尸聚合,从而驱架万尸为自身手脚,如此谓之桒,正如其字形,为多方搭架聚合而成……
杨道爷的话一说完,大家全都震惊了住,简直不可思议。
妖魔鬼怪我们见的多了,甚至阴洞里的傀尸也见过好几次了,却没想到,它们本身不具备什么厉害的攻击性,但重合起来竟然会有如此强大的威力……土坑吐扛。
而眼看着那巨尸就要整个立起来,杨道爷的声音也随之而颤抖了起来:“我们天诛府曾经专门研究过这种东西,可惜谁都没有见过。但是根据一些野史中的片面记载,据说这种东西在历史上出现的次数绝对不超过五次,而最后一次就是元朝末年大将徐达、常遇春攻破元大都时,也就是《述妖录》里记载的那个故事……”
提及元朝名将常遇春,杨道爷顺带愤恨地又说了两句,说那当年的不世名将常遇春嗜杀成性,不理徐达劝阻枉杀了七万元朝降兵,抛尸护城河内,才最终引出了‘桒尸’围城这一骇人听闻的事件。
之后书中还曾提到,当时常遇春破城时为戊申年八月初二,为当年阴气至盛之日,护城河内枉死兵将冤魂不散,最终化身为桒寻仇;而那句‘杀降不祥’其实也是出自《周易》,不单是只杀死降军会遭遇厄运,更大的一层意思其实原本指得就是被杀降之军兵容易凝聚怨气而产生尸变……”
而这时候,那巨大的桒已经整个成型站了起来,随后慢吞吞地撞开尸群,朝着伏羲堂的方向迈步走来……
一时间,大家更是都惊出了一身的冷汗来,赶紧都各自准备好法器武器,随时准备着应战,毕竟这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