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院试(6 / 8)
,明天再做的时候就会容易多了。
顾青云躺在床上构思诗句,结果越想越兴奋,最后差点睡不着,吓得他干脆什么都不想,脑袋放空。
第三天早上,顾青云正在奋笔疾书,好不容易把经义的题目做出来了,赶紧誊写。考试时间到下午申时,他这次不打算提前交卷了,要慢慢检查完。
在他抄写的时候,发现偶尔会有考生被士兵抬出去,大多数都是头发花白的老童生,估计是受不了这个压力,或者是中暑了才被抬出去的,除了那些实在是动不了的,其他都挣扎着想返回考场。
顾青云冷眼旁观,只觉得心有戚戚,万一他这科不中,还一直不中的话,可能他们的现在就是自己的将来了。
在古代,科举真的可以把人逼疯,单是科考的环境就足以让人望而生畏,环境比县试和府试一下子差太多了,要待在考棚里三天,可能还有一些人不适应呢。
因为事先知道考场规矩,顾青云在七月份的时候还回了一趟家,把自己关在房里三天没出门,只让家人送饭,让他们不要和自己说话,差点就把自己给憋疯了。但是效果不错,起码他现在觉得还可以应付得来,脑袋也很清醒。
所以除开那些通过不正当手段得到的功名或者是运气极好的人外,能考上秀才、举人和进士的,几乎都是当前社会的精英人士,最起码,抗压能力是一定要有的。
如果科举的内容不是想禁锢人们的思想的话,估计能考到进士的人肯定是各方面最顶尖的一撮人。
顾青云把什么都做好后,最后就剩下一道作诗题。因为有昨晚的准备,这次他很快就作出来了,再仔细推敲,稍作修改即可。
把试卷都做完后,顾青云检查了几遍,觉得只有两道经义题不是很有把握,其他的都觉得问题不大。当然,这可能是他自己的错觉。
他不打算提前交卷,事实上,顾青云发现除了少数几人外,其他人都是挨到考试时间结束才交卷的。
终于到交卷的时间了,顾青云坐在原地等待专人来收卷,自己则开始收拾东西。
当排队走出考棚的那一刻,顾青云只觉得浑身疲惫,又觉得浑身放松,他陷入一种玄妙的境地,语言无法形容。
院试这一关如果过的话,那自己就是真真正正的秀才了,总算可以在古代取得功名,即使是最低层次的一个,可是也可以正式成为“士”这一阶层了。
八年寒窗苦读,过不久就有了结果。
考棚外挤满了等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