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小说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 102|族田

102|族田(7 / 8)

爹娘、岳父岳母、何谦竹、赵玉堂的,偶尔方子茗也寄信的话,两人就共同承担邮费。

“我现在不好在县学读书,我爹这几年身子骨不太好,加上我读书又花了一大笔钱,儿子也已经启蒙,过几年就可以下场,到时要花的钱就更多。”赵玉堂笑道,“我儿子的性子和我一样,喜欢学武多过习文,不过不管怎样,我都要摁住他考中一个秀才才行,我都能考,他怎么不能?”

顾青云点点头,知道他现在在接手家中的生意。

他还知道,虽说赵玉堂还会继续读书,可他要忙于生计,以后考中举人的希望很渺茫。不过没办法,赵玉堂是家中独子,他爹身体不好,家里只能由他来抗了。

等赵玉堂走后,顾青云就把他的两个堂弟叫来,开始考校他们的学业。

趁着他在家,赶紧教给他们一些知识,比如怎么在考场上让自己保持冷静,平时怎么学习,哪本书最重要等。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顾青云还是希望自己的堂弟们能在科考上有成绩的。

六月十九日,顾家办酒席庆祝顾青云考中进士。一大早就先举行了盛大的祭祖仪式,在外面的顾家族人没有特殊情况的话,都要赶回来参加。

男人和男娃们在祠堂里面,女人们站在外面。

祭祖的气氛肃穆庄严,整个过程除了听到顾伯山的声音,其他人鸦雀无声。

看着顾伯山和顾季山等几个族中老人虔诚的样子,还有其他族人兴奋自豪的模样,顾青云才真正感受到古代一名进士对于一个家族的影响力。

只要一人有突出贡献或成就,其他族人就自然而然依附过来。再加上有族谱、宗祠、族田,宗法、血缘关系就能得以强化,族规、家训在族人眼中就具有权威性,可以约束子弟,力往一处使。

顾伯山在祭祖时就和几位老人商量,想把他办的私塾改为族学,让族中子弟免费读几年书,能识字会算数,之后有天分的就继续读,没有天分的就可以出去找活干。

只要能识字,找点活干还是比较容易的,不一定要困在林溪村种田。

其他林溪村的人想要跟着他读书,还要继续交束修。

大家都同意了。

“可是这费用……”三叔公颤颤巍巍地提出,“这是得买族田啊!”

“对的,每家每户都要出一点银子,大家量力而为。”顾伯山慢悠悠说道。反正顾家现在只有五房人,除了他和弟弟家,其他三房都没什么钱,他也不指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