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执宰大明 > 第137章 人际圈

第137章 人际圈(2 / 4)

进都察院的,但他又是最早被任命为监察御史,可以说已经成为了同科进士中的佼佼者。

令李云天感到可惜的是,于谦在南京的都察院里实习,他是李云天最想见的人,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有机会见上一面。

李云天看得出来,杨士奇对于谦是青睐有加,十分器重,将其调去南京可谓是用心良苦。

自从永乐帝迁都后大明就有了“太子守南京”的定制,南京虽然不是大明的中枢,但是在那里能跟太子走得近,又能避开朝堂上的党争,为以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午去公房找李云天的那名男子名叫谢恒,是实习的人中混得最好的,有着很强的交际能力,可谓左右逢源,长袖善舞,李云天在湖口县写信的那十几个人中就有他。

有小道消息说谢恒不久后要被任命为浙江道的监察御史,成为那批实习的人中第一个成为监察御史的人。

由于下午还有公务,故而大家也没怎么喝酒,在酒桌上更多的是叙旧以及畅谈京城的轶事,气氛十分轻松。

下午回到都察院,李云天开始熟悉手头上的事务,虽然他是湖广道的监察御史,但是要管的事情并不仅仅局限于湖广道。

明代监察御史的权限极大,不仅要监管十三道的各衙门外,还要协管两京的直隶衙门,甚至连都察院也在十三道监察御史的监察范围内。

监察御史的具体权责可以分为四个方面。

1,监察百官:

十三道监察御史,主察纠内外百司之官邪或露章面核,或封章奏核。

露章面奏是指弹章不封,由弹核者在朝会上朗读弹文,而封章奏核是指弹核者将被弹核者的罪状写成书面章疏,封章由通政司转呈皇帝以行使其弹核权。

2,充任言官:

《明史》有记载,“御史为朝廷耳目,而给事中典章奏,得争是非于廷陛间,皆号称言路。”

简单来说的话,也就是监察御史既可以参与商讨军国大事的“廷议”,也可以参与选拔高级官员的“廷推”,由此可见地位之尊。

3,考核百官:

除了地方上的最高行政长官及最高司法监察长官归都御史考察外,地方上的其他官员以及在京各衙门五品至七品之间官员的考核均由监察御史负责。

4,监察在京各衙门事务:

两京刷卷,指监察御史有权查究两京直隶衙门的公务文书,通过清查、核实公务文书,检查各衙门的政务。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