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意想不到(一更)(2 / 4)
之前曾经问过士奇,他说你老成持重,可堪大任,这次的事情就托付给你了。”杨荣一躬身,郑重其事地向李云天拱了一下手,他口中的士奇自然就是杨士奇。
说实话,由于永乐帝驾崩得太过突然,杨荣手边并没有合适的回京传诏的人选,天知道汉王和赵王在北征大军里安插了多少耳目眼线,一旦行差踏错的话京城将掀起一场腥风血雨。
尤为重要的是,从榆木川到京城,要经过山西和河北两地,山西都司有9卫、9个千户所,河北都司有23卫、8个千户所,这两地都司都归后军都督府统辖,而后军都督府的左右都督素来与汉王来往密切。
现在是非常时期,谁都知道永乐帝身体不好,汉王和赵王肯定都盯着北征大军的一举一动。
因此,传诏之人路上肯定会受到沿途卫所的严格盘查,因此不仅要对永乐帝忠诚,而且还要智勇双全。
不成想,这个棘手的问题已经被永乐帝给解决了,已然在大行之前就对此事做了安排,给马云留下了谕旨,选中李云天回京城给太子传遗诏,让太子登基。
在把李云天喊来之前,杨荣、马云和金幼孜已经对李云天回京传诏一事进行了商讨,马云肯定是遵从永乐帝的谕旨,金幼孜持否定的态度,认为李云天与忠勇侯的关系太过亲近。
最后是杨荣拍板,决定信任李云天,因为永乐帝很显然已经考虑过李云天的身份,既然永乐帝选择了李云天,那么作为臣下的理应遵从永乐帝的谕旨行事。
况且,李云天久居地方,来京城不过寥寥两三月而已,跟京城的各方势力都没有纠葛,再加上官位低微在北征大军里不引人注意,故而可谓是最佳的报信人选。
永乐帝自然不可能预料到自己驾崩的日子,所谓的给太子传遗诏,就是把永乐帝驾崩的消息以圣旨的方式告诉太子,让太子登基,承袭大统。
当然了,这个圣旨不可能在永乐帝驾崩前就写好的,那样的话可就犯了忌讳。
因此,给太子的这道遗诏由杨荣执笔,杨荣是文渊阁大学士,又是内阁首辅,这么重要的事情非他莫属。
圣旨写好后,马云加盖了永乐帝的御宝,如此一来就有了法律效力,太子可以以此登基。
“杨大人,能否把卷轴去掉。”等盖完御宝,李云天不动声色地向杨荣说道。
“为何?”杨荣闻言有些不解地望向了他。
“大人,此去路途颠簸,为了稳妥起见下官想把它缝在衣服里。”李云天向杨荣一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