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执宰大明 > 第150章 绕行(三更)

第150章 绕行(三更)(2 / 4)

,但途中却非常安全,谁也不会想到他会混在运河的船上回京。

第二天中午,李云天和牛老五在一家酒楼吃了一顿饭后就分开了,约定各自前去找乐子。

随即,李云天雇了一辆马车直奔太原府,路上他抢了一个人的路引,这样的话在路上就不怕当地巡检司的盘查。

他一点儿也不担心自己的消失会引起驿馆的人怀疑,原因很简单,谁有钱了还会待在驿馆里?牛老五肯定在花完身上的钱之前也不会回去。

李云天并没有在太原城停留,而是绕城而过,根本就没有进入雄伟壮观的太原城,直接奔向了沧州方向。

经过一路的奔波,到达沧州时已经是八月上旬,李云天算了一下时间,如果杨荣和金幼孜派人给京城报信的话,为了郑重起见肯定会派重要的大臣前去,那么行进的速度肯定快不了。

他估算了一下,报信的人现在应该快到山西的地界,也就是说留给他差不多还有十天的时间。

如果在这十天里他不能把遗诏送到,那么汉王就可以控制住前来送遗诏的大臣,进而矫诏,届时太子可就处于了劣势。

李云天相信,太子现在肯定也已经知道永乐帝驾崩的消息,可是由于没有遗诏也就不能断定永乐帝驾崩。

所以,太子即使是知道了永乐帝驾崩也无法继承大统,没有遗诏的话他登基就是忤逆,可以视为叛乱,而且到时候永乐帝是怎么死的他也就说不清楚了。

这个时候,太子的劣势就显现了出来,山西都司和河北都司的人都以汉王马首是瞻,这使得他很难接近前来送遗诏的大臣,也就无法拿到诏书了。

汉王为什么要控制送遗诏的大臣,然后才进行矫诏,这是因为送遗诏也是有着严格的规矩的,并不是什么人都有资格送这个遗诏。

按照定制,前来送遗诏的人必须是跟随在永乐帝身边的近臣,例如张辅、杨荣和金幼孜这样的重臣,又或者跟在皇帝身边的翰林以及庶吉士。

张辅和杨荣这样的重臣自不必说,翰林和庶吉士之所以有资格,是因为他们是士大夫阶层的佼佼者,皇上身边的肱骨之臣。

毕竟传遗诏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岂是随便一个人拿着一道圣旨就能说皇帝驾崩的,那样的话岂不是天下大乱了。

八月正是运河上漕运忙碌的时期,南下北上的船队络绎不绝,一派繁忙的景象。

李云天到达沧州的时候是中午,他先到了码头打探了一下,得知有一艘停在码头的客船下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