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唇枪舌剑(三更)(3 / 5)
云天。
见此情形大殿内顿时一阵骚动,谁也没有想到竟然会有这么多的文臣为鲁仲乾说话,间接地声援了汉王。
朱高炽的眉关微微一蹙,如果不是到了这种紧要的关头,他还不知道竟然有这么多的文臣会蹦出来,看来这些人无疑已经投靠了汉王。
“太子殿下,李御史是接到皇上的谕旨后才跟随北征大军出行,岂会来历可疑?”面对众臣对李云天的发难,作为李云天的老丈人,忠勇侯周征自然不能置之不理,于是快步走出了队列,不动声色地冲着朱高炽拱手说道,“皇上的谕旨就在李御史的家中,只要将谕旨拿来一验,便知李御史是奉旨伴驾。”
“如此甚好!”朱高炽闻言点了点头,冲着立在一旁的中年内侍说道,“派人去李御史家中取皇上的谕旨,另,调出此道谕旨的存底。”
中年内侍向朱高炽躬身行了一礼,急匆匆走出殿外,招来立在门口处的两名内侍低声吩咐着。
两名内侍随即兵分两路,一路领着宫廷侍卫策马前去李云天家中取圣旨,另外一路则去了印绶监的库房,调取永乐帝给李云天那道谕旨的存档,以及相关记录。
古代的圣旨皆一式两份,一份交给接旨人,另外一份留在皇宫的库房内存档,并且有着相对应的记录,以备将来查档,防止有人矫诏。
只要永乐帝给李云天的那道伴驾谕旨被拿到朝堂之上,那么他是永乐帝身边随行官员的身份自然也就得以证明,鲁仲乾等人也就无法以此来做文章。
“太子殿下,即使皇上给了李御史伴驾的谕旨,但传诏一事何等重大,威国公和杨大人岂会令李御史独骑进京?况且李御史不过是一个刚刚进入都察院的监察御史,有何资格传诏?”
鲁仲乾见周征为李云天出头,又搬出了永乐帝给李云天谕旨,知道无法从李云天的身份上做文章,故而语锋一转,开始质疑李云天的传诏资格。
“威国公,国不可一日无君,下官年轻力壮,击溃阿鲁台后大明四海升平,为了能尽早将诏书送回京城,杨大人这才派下官飞马传诏。”李云天闻言,不动声色地进行了反击。
“年轻力壮?实在是可笑之至!”鲁仲乾冷笑了一声,面无表情地望着李云天,“事关我大明江山社稷,杨大人和英国公等大人自然深知其中的厉害,绝对会谨慎从事,岂会如此孟浪行事?”
“威国公,下官先前已经说了,在下此次前来传诏是皇上的谕旨。”李云天闻言从容不迫地回答,“杨大人和英国公等大人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