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执宰大明 > 第317章 奇妙的司科院

第317章 奇妙的司科院(3 / 5)

帝第四次北征蒙古的时候出言反对,也因此而下了诏狱,直至洪熙帝登基才被释放。

洪熙帝知道连年的征战使得百姓疾苦,故而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改善民生。

现在国库空虚,宣德帝为了讲武堂已经花费了一大笔银子,实在是没有多余的钱再投到司科院的建设上。

况且,宣德帝现在也没有意识到司科院有什么用,所以让李云天缓建司科院,等过些年大明国库充裕了再行建设。

李云天哪里能等那么长时间,这意味着对自然学科的探索和研究又要往后推上好几年,于是就采用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希望宣德帝能给司科院在京城划一块地,而司科院的资金由他来筹集。

宣德帝见李云天如此执着,而且又不用国库出资,于是御笔一挥,将城西那片李云天相中的地划给了司科院。

李云天个人财力有限,又要开拓两广的市场,自然拿不出建造司科院的那笔钱来,再者说了,他身为一个朝廷命官也不方便出这么大一笔银子,容易招人非议。

因此,李云天以司科院的名义向九州商会借了一笔银子,约定五年后偿还本金和利息。

经过这几年的发展,九州商会的规模和实力已经急剧膨胀,在江西、湖广、山东和南、北直隶已经发展了众多的会员,每年的生意都赚得盆满钵满,成为了大明仅次于粮商总会和盐商总会的第三大商会。

李云天自从来到京城后从没有在九州商会露过面,或许那些新招收的会员并不知道李云天与九州商会的关系,但是九州商会的核心机构――执事会的执事们可都清楚他与九州商会的渊源。

九州商会这些年能一帆风顺地发展,并且生意红火,离不开李云天的这块金字招牌的庇护,使得地方上的官吏和豪强不敢明目张当地对他们刁难欺诈,也离不开陈凝凝、郑婉柔的运筹帷幄,使得他们在生意上抢尽了商机,一本万利。

随着洪熙帝和宣德帝休养生息的国策,九州商会以后的生意无疑会更上一层楼。

自九州商会成立起,李云天还从没有向九州商会张过口,这次他以筹建司科院的名义向九州商会借钱,九州商会执事会的那些执事们想都没想,一致决定借出这笔款项。

结果,只用了一天,九州商会的执事们就聚齐了李云天所需要的款项。

这笔钱虽然多,但是平摊到每个执事的头上就没有多少了,他们可不认为李云天是想贪了这笔钱。

为了避免惹出麻烦,这笔款子并没有直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