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执宰大明 > 第353章 攻城

第353章 攻城(2 / 4)

次派来了平叛大军后,到德州城周边的百姓们为了免于战火的荼毒,纷纷举家前来德州城。

面对即将到来的大战,汉王采用了外松内紧的策略,派出了大量斥候前去探查明军的动静,以确保有充足的时间来进行防备。

由于明军三分之二的兵力都用在德安县城,所以汉王一点儿也不担心张昊会率军偷袭德州城。

德州城不仅有六万叛军,而且还有高大厚实的城墙作为依托,张昊如果率领四万明军前来,那可就给了汉王吃掉他的机会。

况且,鉴于上次失败的教训,张昊这次前来肯定会小心谨慎,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先拿下德安县城,使得德州城的叛军失去了依托,然后再集中兵力来攻克德州城。

因此在明军没有拿下德安县城前,张昊是决计不会来动德州城,反而要时刻防备德州城的汉王派兵突袭。

这就是汉王用兵的精妙之处,明明张昊占有优势,应该雷霆万钧地进攻才对,可他一个分兵就迫使张昊不得不处于了守势,眼睁睁地看着汉王在德州城里逍遥自在。

十一月十号,赵勇完成了对德安县县城攻城事宜的部署。

下令攻城的明军在城外列阵而待后,赵勇最后一次对城内的叛军进行警告,劝说他们投降,以免去战火之苦。

吕平自然不可能投降,反而让赵勇归附汉王,一同来扫清朝堂上的那些奸佞。

赵勇见劝说无效,无奈地叹了一口气,下令明军猛攻德县县县城的北门。

由于明军的兵力只是叛军的一倍半,故而为了避免伤亡,赵勇虽然围了德县县城的四门,但是却并没有在四个城门同时进攻,而是选择了北门作为突破点,集中了全部攻城器械。

这也使得城内的叛军不得不将防守的重点放在北门,将后备的守城器械都调往了北门,其余三门的守城器械他们则不敢动,以免明军声东击西再攻击其他的城门,进而将德安县城城防对明军的威胁降到了最低。

对明军来说,德安县城最大的障碍就是城墙,只要城墙一被攻破,那么德安县城就失去了阻挡明军的屏障。

不过,赵勇的目的是攻去德安县城,而不是与吕平在德安县城进行厮杀,故而他采用了围三缺一的策略,故意在德安县城南门部署了薄弱的兵力,使得叛军足够机会冲出明军的包围逃往德州城。

反正张昊的四万精锐在路上守着,前有埋伏后有追兵,那些叛军即使能逃出德安县城那么也会在路上被明军歼灭。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