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一战成名(二更)(3 / 4)
见到了那些平日里高高在上的京城文武大员,足够以后用来吹嘘和炫耀。
晚宴后,宣德帝将杨士奇、杨荣、张昊和李云天等近身重臣传到书房议事,商议着如何解决乐安城之事。
虽然张昊率领大军将乐安城团团围住,并且向城里的汉王喊话劝降,但是汉王却丝毫不予理会,摆出了一副鱼死网破的架势,这使得宣德帝异常头疼。
很显然,宣德帝并不想强攻乐安城,除去会带来大量伤亡不说,他还要兼顾居庸关和真定府的战局,倘若能迫使汉王开城投降,那两地的战事毫无疑问会随之平息。
另外,如果汉王投降的话,无疑将极大提高宣德帝的声望,这正是年轻的宣德帝所迫切需要得到的东西,在那些朝中重臣面前他感到一股难以言语的压抑。
为了早日结束山东的战事,宣德帝决定第二天亲自前往乐安城劝降。
与此同时,还有另外一件事情困扰着宣德帝,十一月初的时候交趾传来战报,成山伯王通被叛乱的匪首黎利大败,伤亡数万人。
尤为令人感到意外和震惊的是,参赞军务的军阁次辅陈洽被敌军围困后自杀殉国,成为了黎利叛乱以来战死的最高级别的大明官员。
交趾的战败使得宣德帝大为震怒,他想不到小小的交趾竟然会使得明军接连两次落败,而且还搭上了陈洽的性命。
因此,商议完山东的战事后宣德帝又提起了交趾的事情。
经过众臣的商讨,宣德帝决定任命太子太傅、右军都督府右都督、安远候柳升为征虏副将军,接替王通担任交趾总兵,待山东战事平定后带兵前去交趾平叛。
张辅当年征交趾时,柳升是他的副将,立有不少战功,对交趾的地形地势和风土民情都颇为了解,故而是平叛交趾的最佳人选。
李云天默默地坐在下首处的座位上,眉头微微皱着,虽然他也觉得柳升是平叛交趾的不二人选,可从历史上来看柳升无疑还是失败了,否则交趾将成为了大明的第十四个布政使司。
次日一早,宣德帝的御辇从武安县城启程,在众人的簇拥下浩浩荡荡向乐安城而去。
此时,乐安城的四个城门已经被明军团团围住,城外的营帐连绵不绝,将乐安城围得水泄不通。
北门外的空地上,数十门铸铁打造的重炮一字排开,将黑洞洞的炮口对准乐安城,气氛无比萧杀。
这些重炮有一个名字,名叫“大将军”,是大明最为厉害的火器,能够发射实心弹和开花弹,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