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安抚人心(3 / 4)
务司衙门办理变更手续。”李云天闻言微微一笑,宏声回答了那名商贾的疑问。
“伯爵大人,这二十年内朝廷对交趾的态度会不会发生变动?”随后,另外一名商贾就接口问道。
现场众人闻言立刻齐刷刷地看向了李云天,作为商人他们最怕的就是朝令夕改,要是几年后交趾政策发生变化,那么他们可就欲哭无泪,连喊冤的地方都没有,难道要去告朝廷?
“皇上已经下了圣旨,交趾之事二十年不变。”李云天清楚商贾们的担忧,于是郑重其事地做出了承诺,“这件事情既然是本官接手的,那么本官一定会负责到底!”
“至于二十年后是什么样,本官现在也不知道,要根据二十年后的事情做出决定。”
趁着这个机会,李云天顺势将商贾们关心的另一个问题也进行了解答,“不过本官可以告诉你们,无论届时朝廷会对交趾的政策做出什么变动,那些投资人的营业执照都会续约,毕竟他们为交趾的安定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伯爵大人,交趾的税收在二十年内会不会发生变动?”众人闻言纷纷点着头,认为李云天言之理由,这时又有人高声问道。
在官府的告示上,商贾们已经知道交趾的税收与大明两京十三省不同,并不是采用实物税,而是折算成了银税,按照一定的比例收取税银。
其中,冶炼业的冶铁是5%,金、银等贵金属前十年60%,后十年70%,比两京十三省的税收要低。
与冶炼业一样,商业税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常用物资的税收,例如布匹、粮食等等,另外一部分就是朝廷专营的物资的税收,例如盐和茶叶等等。
李云天将常用物资的商业税收定为10%,而两京十三省的商税是三十税一,换算成税率就是3。3%。
也就是说,交趾的商税是两京十三省的三倍。
不过,与两京十三省不同的是,李云天给予那些投资常用物资的商贾“两免三减半”的优惠政策,也就是说头两年免征商业税,第三年到第五年收商业税的一半,第六年开始征收全额,以此来支持商贾们集中资金打开交趾当地的市场。
其实,10%的税收并不多,大明三十税一的商税是洪武帝在开国之初定下的规矩。
明初百废待兴,过多征收商税显然对发展经济不利,所以三十税一的政策符合当时的情况,有助于经济发展。
但是随着承平日久,经济逐渐发达,商路渐通,货殖日繁,三十税一的税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