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敌情(2 / 4)
忽然放缓了速度,渐渐停了下来,四周护卫的船只也都停止了航行,静静地浮在水面上。
“禀总兵大人,前方发现多艘不明身份的船只。”李云天见状眉头微微一皱,预感到可能出了事,果然,罗海急很快就从船舱急匆匆地走出,来到他的面前沉声禀报。
“不明身份的船只?”听闻此言,李云天的脸上顿时流露出一丝意外的神色。
大明实行海禁,非官船不得出海贸易,而渔船无法抵达这么远的海域,因此在大明这片海域航行的船只只有三种可能。
一种可能是外国到大明朝贡并且顺带贸易的贡船,一种是商人走私的走私船,最后一种就是海上劫掠的海盗船。
通常来说,由于朝贡国家的国力有限,因此贡船的数量不会太多,如此一来遇到多艘船只的情形就剩下后面两种可能,不是私船就是海盗船。
而无论是走私船还是海盗船,对明定号船队来说都有攻击性,不得不小心行事,摆出了戒备的姿态。
在大明海域内活跃的海盗,人们通常将其称为倭寇。
值得一提的是,倭寇并不单单指由日本人组成的日本海盗,还包括由明朝人组成的明朝海盗,他们活跃在十三世纪至十六世纪期,以琉球和日本本土为基地,劫掠朝鲜半岛及明朝沿岸的城市。
与西方海盗不同的是,倭寇的抢掠对象并不是船只,还劫掠陆上的城市,使得大明沿海城镇一度出现倭患。
在倭寇最强盛之时,他们的活动范围曾远至东亚各地、甚至是内陆地区。
明初时,日本处于战国时代,大量战败的流浪武士及日本贫民无处谋生,因此结群成队地来到明朝沿海抢劫。
由于明朝实行世袭卫所制,故而沿海卫所军队军纪涣散,疏于军备,难以抵御那些日本海盗,使得日本海盗声势日益增大,逐渐成为了大明沿海的一大匪患。
虽然已经由“倭国”改名为“日本”,但当时明朝人依旧称其为倭国,故而那些日本海盗被称为倭寇。
倭寇的出现是明太祖实行海禁的一个重要原因,而禁海的后果就是大量沿海居民、商人因为实施海禁生活无以为继,所以纷纷加入到了日本海盗中去,被外界统称为倭寇,而且占据了相当大的数量。
虽然那些明朝人成为了倭寇,但并不能称其为汉奸,充其量他们只是烧杀劫掠的海盗,并没有什么政治立场,以福建浙江一带靠近琉球的人较多。
此外,随着欧洲航海业的发展,明朝中后期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