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义无反顾(2 / 4)
顾虑,因此不动声色地劝慰道,“皇上,臣觉得内阁的诸位大人一定会支持皇上彻查两淮盐道。”
听闻此言,正在苦恼是否对两淮盐道施以重手的宣德帝眼前猛然一亮,“内阁”二字使得他猛然间想起了一件事情,两淮盐道现如今掌控在六部阵营官员的手中,倘若李云天彻查两淮盐道那么内阁一定会鼎力相助。
随后,宣德帝的眉头又是微微一皱,一旦两淮盐道的事情处置失当,那么必将引发内阁和六部的火拼,后果如何恕难预料。
“皇上,不破不立,两淮盐道积弊一除,臣预计朝廷每年能增收数百万两税银。”
见宣德帝在权衡利弊得失,李云天再度开口,沉声说道,“江南向来富庶,可历年来向朝廷上缴的税银却寥寥,大笔钱财流入了地方士绅商贾的口袋,被他们用来贿赂朝廷的官员,臣觉江南商界必须严加整顿,而两淮盐道就是一块敲门砖。”
“噢?”宣德帝闻言双目流露出一丝惊讶的神色,“朝廷每年能从两淮盐道增收数百万两税银?”
“依臣之见只多不少。”李云天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有条不紊地说道,“如果再加上查抄的那些涉事案犯的家产,恐怕大明的国库将会有数千万两的充盈!”
“数千万两?”宣德帝被这个数字给惊呆了,虽然他贵为大明天子,但由于连年支出,大明现在户部国库和皇宫内库的钱财加起来也没有一千万两,而仅仅江南的盐商和盐道的贪官就能有数千万两的不义之财,简直令他感到匪夷所思。
“皇上,张贵不过是盐商的中上层人物而已,竟然坐拥百万家财,两淮盐道税银流失之巨可见一斑,在臣看来数千万两只是一个保守数字而已。”
李云天自然清楚由于大明实行了中央和地方分别收税的政策,再加上聊胜于无的商税,因此从立国起朝廷就缺钱,而地方的士绅商贾则获利颇丰。
这就造成了中央财政困难、百姓生活困苦的局面,因此要想国富民强,必须由朝廷来统掌税收,并且提升商税。
然而,要想这样做谈何容易,先不说江南的那些士绅商贾会群起反对,单单朝廷里那些与之有染的官员就足以制造出巨大的阻力。
因此要想破除当前的困局,李云天不仅需要借助内阁的力量,而且还要获得宣德帝的绝对支持,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打破两淮盐道的这块坚冰。
听了李云天的话后宣德帝的眉头不由得皱得更深,李云天说的没错,这么些年来两淮盐道流失的税银何止数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