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执宰大明 > 第677章 北征失利

第677章 北征失利(3 / 4)

外三关”。

内三关、外三关是设在内长城线上的六座著名关隘,靠东侧的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称为内三关,靠西侧的雁门关、宁武关、偏关为外三关。

这六座关隘彼此互为联动,构成一个整体,成为拱卫京都的稳固屏障。

居庸关,位于昌平八达岭岭口(北口)至南口的峡谷中,北距八达岭二十余里,与南北两口形成重关迭险。

十三世纪初,蒙古军进攻金国的中都,也就是大明京师北京城,金兵据险死守居庸关,蒙古军于是采用“声东击西”之计,暗移主力向西南攻紫荆关,入关后迅速移兵从南反攻居庸关,居庸关遂被攻破,后来蒙古军未攻下金中都退走。

数年后,蒙古军又派兵攻破居庸关,并在关城驻扎,过了三年,蒙古兵再围金中都,金国遣使求和,蒙古军只留下一部分人马守居庸关。

金国因受到蒙古军威胁即于当年迁都开封,次年蒙古军便占领了中都。

另外,明末,崇祯十七年,李自成率军由长安入山西,攻占太原后分兵两路,由李自成率领的一路经大同、宣化、攻破居庸关进入北京城,导致明朝灭亡。

居庸关是天险又屡被攻破,故而明末顾炎武闻说居庸关被攻破曾感慨地说:“地非不险,城非不高,兵非不多,粮非不足也,国法不行,人心去也。”

倒马关,位于唐县西北一百五十余里,是“灵丘道”上的重要关隘,灵丘道北起大同,越恒山,自灵丘沿唐河谷道出太行山抵定州。

紫荆关,位于易县西北九十余里,是“飞狐径”(太行八陉之一)北口的重要关隘。南宋嘉定二年,蒙元攻打金国,久攻不下居庸关转而分兵攻克了紫荆关,然后由长城内侧向外合攻居庸关而得。

值得一提的是,正统帝在土木堡被俘后,蒙军假借正统帝还京之名从紫荆关入关进攻北京城。

雁门关,关城踞于雁门,吕梁山脉北支雁门之口,北通晋北重镇大同,远至蒙古高原,南通晋中重镇太原。

雁门关与其西面的宁武、偏头两关相连,总称“晋北三关”,亦称“外三关”,与北京城西面太行山上长城“内三关”相对而言。

北宋时期,雁门山至恒山一带是宋国与辽国的分界线,故而雁门关战事频繁,宋代名将杨继业及其后代多年与辽作战,主要战场就在雁门关内外。

据传,雁门关北面有一片方圆二十余里的平滩地,据说就是杨家将与辽血战的金沙滩。

偏头关,北接蒙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