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4章 雪中送炭(一更)(3 / 4)
士的士气,大明有雄兵数百万,又有内长城这道屏障,蒙古军队无法越过重兵把守的内长城一步。
宣德帝自然认同张辅和周征的说法,并且他去年就已经从南京等地调兵进京北上,与蒙古军队在山西行都司和万全都司展开了激烈的交战。
可惜的是,此次进攻山行都司的蒙古军队近二十万,蒙古鞑靼部和瓦剌部可谓倾巢而出,因此虽然明军在山西行都司进行了惨烈的抵抗,但最终还是丢掉了大同城,不得不退守万全都司。
一旦万全都司丢失,那么京师北面的居庸关就将面临蒙古军队兵临城下的严峻局面,故而明军在万全都司囤积了三十万兵力,与蒙古军队打的是热火朝天。
如今,辽东战局忽然之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本被蒙古军队逼得走投无路的辽东明军竟然通过李云天的三场胜仗出人意料地击退了蒙古军队,迫使蒙古军队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令宣德帝是长长地吁了一口气,这不仅意味着山海关的危机可以解除,而且辽东明军在赶走蒙古军队后还能入关参战,届时他手中就多出一股实力强悍的生力军。
自从大明立国以来,还从没有爆发过如此大规模的战事,山西行都司、万全都司、大宁都司、辽东都司以至于奴儿干都司都陷入了战火,大明的整个北方打成一团。
宣德帝为了应对北方的战事,不仅从南京等地调来了数十万卫所部队,而且南方的粮食等军用物资源源不断地通过运河运来京城,多亏了他这些年休养生息的国策,使得大明积攒下来了不少家底,足以应对此番大战的物资消耗,否则的话必将影响地方百姓的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李云天查抄两淮盐道一案后,户部的国库一下子变得无比充盈,这也令宣德帝更有底气来打这一仗。
为了能守住万全都司,宣德帝已经把忠国公周征派去宣府城坐镇,全权指挥明军与蒙古军队交战的事宜,在周征的指挥下明军与蒙古军队在万全都司形成了僵持之势,几场大战下来双方互有胜负谁也没有占到多少便宜。
周征手里最重要的一支力量是两万骁武军,其中一万人是跟随宣德帝北征的幸存者,另外一万人是从骁武军京郊大营和骁武军大同青龙大营调集的人手。
随着山西行都司的陷落,骁武军大同青龙大营的人已经全部撤回了京郊大营,在周征的恳请下,宣德帝将两万骁武军交由他指挥。
如果换成别的大明勋贵,骁武军的那些骄兵悍将不一定服从指挥,但是周征不同,不仅是大明排名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