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执宰大明 > 第897章 海禁变革

第897章 海禁变革(2 / 4)

,有些人甚至从相邻省份不辞辛苦赶来,报名移居小琉球岛。

经过事后统计,移居小琉球岛的百姓竟然有十余万户,人口数超过了五十万,其中军户就占了一半。

这大大出乎了李云天估计,不得不紧急改变了他先前设定的迁移计划,按照那些百姓的实际人数进行安置。

之所以会这样,一是百姓们被地方官绅商贾盘剥的厉害,因此想要换一个生活环境;二是李云天在民间有着巨大的威望并且成功经营交趾这种蛮夷之地,使得他们对小琉球岛上的生活充满了期望;三是很多人都向往着成为讲武堂下属的军户,相对于北方,南方更多人清楚讲武堂军户所享有的丰厚待遇以及丰衣足食的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近年来交趾与江南各地生意往来和人员交流日益密切,江南的百姓惊讶地发现交趾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各行各业蓬勃发展,使得交趾的百姓不仅解决了温饱而且生活质量大为提高。

与交趾相比,小琉球岛上的环境无疑要好上许多,至少距离大明近而且上面物产比较丰富,再加上讲武堂的治理那些迁居的百姓们认为讲武堂一定能使得他们过上好日子。

李云天对这个结果既感到欣慰同时又有些心酸,他知道如果不是生活所迫的话没人愿意背井离乡,看来他以后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三支舰队离开的第二天下午,一批神情紧张、面色憔悴的百姓拖儿带女地出现在了鸡笼镇面向内陆的镇口,这立刻吸引了在镇口值守明军水师士兵的注意,警惕地迎上前查问。

就在那些百姓感到惊慌的时候,赵思国从人群后面走了出来,告诉那些士兵这些百姓都是镇上的人,得知李云天赦免了他们的通倭罪责后赶了回来。

拦路的士兵闻言于是让开了道路,把那些百姓领到了专门负责安置镇上百姓事务的地方对他们进行登记造册,便于日后进行管理。

虽然这次赵思国带来了不少百姓,但还有更多的百姓并不信任明军水师,因此还留在山里进行观望。

李云天对此并不着急,他知道这种事情不能强来否则势必引发那些原本就担惊受怕百姓的恐惧,因此让人好生安置那些率先前来的百姓,登记造册后分发赈济并且将镇外原本属于那些倭寇大小首领的田地率先分给他们。

明军水师的做法使得那些回归的百姓无不欢欣鼓舞,不少得了好处的立刻返回山里将这个好消息告诉那些依旧躲在山里的亲友,毕竟镇外的土地有限,先到者先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