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4章 利益攸关(3 / 4)
战功实打实地换来的,故而大家对李云天颇为敬畏,自然要以礼相待了,就连资格最老贵为太师的张辅都起身恭迎,更何况其他人了。
“诸位大人请坐。”李云天微微笑了笑后示意屋里的众人落座,不过直到他坐在座位上后其他人这才坐下。
“忠武王,西北诸司空缺职位甚多,以王爷之见该如何处置?”寒暄了几句后,张辅忽然语峰一转,看似随意地问向了李云天。
关西的战事结束后,西北几个都司里武官的职位空缺了许多出来,西征军的大败以及西北的战事使得大量武官或战死或在俘虏营死亡,如果不是李云天与帖木儿帝国换俘的话西北诸司的武官将死得更多。
按照大明的定制,由于大明的军官是世袭的,故而那些空缺的武官职位应该由其家中男丁顶上。
不过,这里的世袭指的是在正常情况下的继承,那些战败军队的武官们可就没那么好的运气,不被朝廷治罪就谢天谢地了,哪里还有武职世袭的资格。
如此一来,不仅西北几个都司,京畿都督府和山北军区也存在这种情形,随着西征军的战败大部分幸存的武官都会因为被俘虏过而受到惩治。
相对那些倒霉的武官,白安从别失八里城带回来的那两万人马以及辽东军区的七万人马则是撞了大运,跟着李云天在关西立下了大功,得以加官进爵。
由于西征军的大败,军阁的阁员们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这种情形,如果搁在以往那么肯定是从获得战功的武官中提拔新的武官来顶替先前的武官。
很显然,追随李云天在关西取得胜仗的军队几乎都与讲武堂有关,而讲武堂的武官与各都督府的武官属于互不统属的两个衙门,这就是使得军阁想要调那些有功的将士升任西北几个都司卫所的武官一事变得比较复杂。
自从宣德帝起就把讲武堂的军队当做禁卫军,故而除了皇帝外军阁也没有调动讲武堂下军队的权力,必须要通过正统帝才能完成调任武官的事情。
正统帝年幼,军阁的人也唯有跟主政讲武堂的李云天来商议,然后再联名向正统帝禀告。
现在,摆在军阁面前最大的障碍就是讲武堂和各都督府属于两个不同的体系,这样跨体系调任武官就存在了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西北几个都司下属的卫所以后该采取哪种体系。
按照惯例,讲武堂的武官调任西北诸都司卫所后,西北诸都司的军事体系应该保持不变。
可如今西北诸都司卫所调来的讲武堂体系的武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