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7章 身世之谜(3 / 4)
文武官员听闻古晨的手下主动投降,纷纷开口向李云天道贺,认为这是一件大喜事,昭示着古晨距离灭亡不远。
为了抓到古晨,李云天让人在江南地区的衙门都贴出了告示,凡是主动向官府投降的古晨同党一律免死,立下大功者减罪。
其实,自从北元灭亡后古晨的手下就已经人心浮动,对未来失去了信心,在他们看来他们已经成为了无主的浮萍,随波逐流。
古晨自然清楚他的那些部下的思想浮动,所以这才与陈光宗合作,想要趁着人心未散之前一举拿下李云天。
不过,随着临云县县城偷袭的失败,古晨的手下已经意识到以后没有刺杀李云天的机会,再加上讲武堂督察部的围剿,一些人的心理防线轰然倒塌,最终选择了被判古晨向大明投降。
李云天对此感到非常欣慰,按照他所掌握的情报古晨手里还剩下最后一批炸药,只要追查到最后一批炸药的下落,那么古晨的威胁就大大降低。
林馨已经下令讲武堂督察部在整个江南缉拿古晨的手下,由于那名叛变者的级别非常高,知道不少绝密的情报,所以可以预见的是古晨在江南的情报网会受到沉重的打击,这将使得古晨的力量变得更加薄弱。
除了古晨的力量被削弱外,李云天还遇到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那就是江南商界的人士给砸战火中受到毁坏的临云县捐款两百万两银子,用于临云县的灾后重建,大大减轻了朝廷的负担。
虽然官场上的人对李云天的税制改革有抵触,但商界的人对他的税制改革却大力支持,无论是收回征税权还是摊丁入亩对商界来说都大有裨益。
这样一来,商贾们可以不用再被衙门征收名目繁多的税目,而且随着人头税的取消江南那么没有土地的百姓将获得解放,继而促进商业的发展。
其实,李云天之所以仅仅在江南地区推定税制改革,与江南繁华的经济和发达的商业息息相关,使得市场可以吸收那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的剩余劳动力,否则的话那些过剩的劳动力将没地方安置,进而引发许许多多的社会问题。
尤为重要的是,江南商界的态度将对朝廷上文官集团产生重要影响,因为朝廷各派势力都与江南商界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而随着江南商业日益繁华朝廷各方势力获取的利益越来越多,在其收入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多。
为此,李云天实际上给朝廷的各方势力出了一道选择题,看他们选择从江南的税收上牟利还是江南的商业上牟利。
如果通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