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三皇子的心意,极品婆婆(8 / 9)
无耻呢?
第二天,钱颖从侧面探听了一下顾宛娘的意思,知道家里开销大,二叔又不肯收那些大老爷的投田,家里真的没有多余的银子给大姐办嫁妆。因此,自己的事她也没好意思提。
最后,这个哑巴亏还是钱颖自己吞了。
却说皇帝自从见了赵世华的试卷,就对他上了心,忽然下了一道暗旨,让人将赵世华的详细情况调查了一遍。
接近年关时,杨昊就拿到了调查结果。看到赵世华不肯收地主乡绅的投田,他心里不禁涌出些感动和赞赏来。
自从科举制制定以来,为了鼓励寒门子弟读书参加科考,所以才有举人不纳税的政策。朝廷原本想着寒门子弟读个书不容易,往往是倾尽全家之力才能供一个读书人出来,又担心他们连上京赶考的盘缠都没有,这才有了这么一条政令。
谁知,那些寒门子弟一旦咸鱼翻身考中举人,就大肆收受乡绅们的投田,从中牟取利益,将朝廷的赋税收到自己腰包里。几十年来,国家的良田是越来越少,赋税自然也跟着下降。要不是商业发展快,商税收入逐年增长,朝廷要修个河堤,灾年赈灾都挤不出钱来。
相比之下,这个赵世华虽然也收了投田,却极有分寸,还一直将国家利益放在心上。杨昊越发好奇看重起这个人来,这在杨昊近二十年的皇帝生涯中还是第一次。他居然去关注一个出身寒家的举人,只怕说出去都没人信。没有人知道杨昊心里的想法,他觉得,这个赵世华好好调教一下,或许是宰相之才……
因新任县令正月十五前必须到衙门报道,赵世华十二那天就带着一家连同安南一起回了县里。钱颖也以为姐姐置办嫁妆的名义跟来了县里,与安然住一起。
顾宛娘在知道王氏将采办嫁妆的事情交给钱颖之后,无意中感叹了一番道:“你二叔不肯收人家的投田,家里现在确实不宽裕。二婶也是没有办法,东挪西凑的,才凑了三百两银子给你娘,也不知道够不够。其实我知道许家有钱,咱们就算给你姐姐置办一千两银子的嫁妆,到了许家也不够看。可不管怎么说,淑姐儿总是我们赵家这一辈第一个出嫁的女儿,不能委屈了,咱们总要尽最大努力才对得起她。唉,当初如果不是选了许家,而是那清贫的秀才之子,三百两银子的嫁妆已经很丰厚了……”
钱颖听了很想哭,这才明白自己真的被婆婆耍了。
正月十三日,新任县令卢大人到任了。
赵世华作为合江县的举人,又是前任县令的师爷,自然要去迎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