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大结局(正文完结) (5)(3 / 23)
数崩溃,不管睁开眼睛闭上眼睛,脑子里全是祖母与人银乱的那一幕。哪怕家人回报说外面的谣言已经被控制了,没有人相信那是安怡公主,他还是一副死气沉沉的样子。
杨彦得到消息,让凌云将安怡公主做过的那些事情干脆都告诉他,告诉他,他祖母有今日,全都是咎由自取的。如今她人已经死了,皇家能保住她的名誉已经很不容易了,让他不管做什么都自己掂量着想清楚。
鲁怀玉会试并未得中,他想了一夜,决定带着祖母的灵柩回老家去。等过几个月,再宣布祖母的死讯吧!
想必祖父是不希望祖母与他合葬的,他还是在老家找一块目的给祖母修一个无名冢好了。祖母的封地,在她过世以后就要交回皇家了,他还是不去了。
听说外面谣言已经被压下去了,杨彦又放出新的话题来。
杨彦正式下旨,让修改大隋令,将强制寡妇再嫁改为鼓励寡妇再嫁,并出台了新的“和离”制度,进一步保护女子的权益。
大隋令原本就有强制未满三十五岁的寡妇再嫁这一条,不过近几十年来,在具体执行的时候,各地都没有较真。但这也反应出当时社会对女主再嫁是持支持态度的。
在大隋统一南北以前,正是中国最乱的南北朝时期,汉人特别是北方的汉人被五胡乱华的几个少数民族杀了大半,人口急剧减少,北方人口十不存一。因此,在大隋统一南北以后,就致力于发展人口,恢复生产,鼓励婚嫁和生育就形成了国家律法。
但一百年过去,大隋国家安定,政治清明,国家人口也逐渐发展壮大起来,因此在寡妇再嫁这一条上就没有硬性执行。毕竟有些有儿女或者有家产的女人不愿意再嫁,夫家的家族也不愿意自家媳妇儿另嫁,官府自然也就睁只眼闭只眼。
当初顾宛娘在赵世华出事的时候还不到三十岁,但一来赵世华有功名,二来她还有两个孩子,家境也还算殷实,自然也就没有人逼着她再嫁。
当月的大隋之音上,也特意引导百姓再次重温了这条律令,让所有百姓都知道,寡妇嫁人是朝廷鼓励甚至强制执行的,并不可耻。当然,对于新皇修改的这条律令,百姓们自然是欢迎的。一个强制,难免有强迫人的嫌疑,但是鼓励就不一样了,这完全尊重了寡妇自己的意愿。
之后的殿试上,皇帝就要求此科进士发表自己对这条修改的律令的看法。
卷子收回来以后,杨彦亲自看过,又问过几个人的意见,最后点了王锦文为状元,赵安齐为探花,顾少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