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歪打正着(3 / 5)
颂的天之骄子。
当年静安王朝与邻国交战,萧逸带兵出征凯旋而归,虽伤敌一千却也自损八百,那一仗打得实在艰难。静安王朝南方乃是富庶之地,盛产丝绸与美女,但粮食、棉花、煤炭等物却多产自北方。战事爆发,南北相接的通道被毁,流民遍地,百姓苦不堪言。如何恢复南北之间的贸易往来,互利互惠成了朝廷心头的一颗毒瘤。
朝廷拨了大批银两修复南北通道,却被流民形成的匪患劫持,银两尽失,倒像是给匪患送上门的安抚费。满朝震惊,皇帝萧震天派兵镇压,却是如弹簧一般,镇压得越狠,民间暴动越是猖獗,静安王朝的江山社稷岌岌可危。
就是在那时,萧逸提出修筑运河,畅通南北贸易。
静安王朝南北之间不但隔着重重山脉,还有一条横穿而过的河流。只是这条河流宽窄不定,有的地方深如大海,有的地方又浅得能露出河泥,便是乘船,也是坐一半,用脚走一半,实在麻烦。所以此议一提,当即遭到满朝文武的反对。
那时萧逸年纪尚轻,虽战功赫赫,却在治国方面没有建树,朝中支持他的大臣不多。所有人都以为他会识时务地选择率兵平叛百姓暴动,便是连萧震天也是这样想的。不料萧逸却逆风而上,在金銮殿上立下生死状,一年之内修筑好运河,利用运河恢复南北贸易。
那一年的艰辛不用问沐之秋也能想象得到,没有人支持,还有人暗中使绊子,萧逸便是在这重重压力之下,搏上了性命,才为自己赚取了第一桶金。自此,南北贸易畅通,静安王朝很快便进入繁华盛世,而靖王爷有勇有谋体恤百姓心系黎民的贤名也流传远播,投靠他的重臣渐渐多起来。世人眼中,他也成了当之无愧的储君人选。
世人只道靖王爷萧逸乃盖世枭雄,开通运河端得是天赐良机。沐之秋却知道赚取那第一桶金是何等的不容易,需要怎样的智慧、胆识和勇气。所以只要一提到这条运河,沐之秋就会感到骄傲,自己也不明白骄傲什么,但就是觉得骄傲。便是今夜,心中恼极了萧逸,对这条运河,她却满怀着骄傲和自豪。娇荷带她来运河,她是打心眼儿里感到心满意足。
平安盛世,运河除了方便往来贸易之外,还能起到繁华当地经济的作用。比如京城,这条运河便不亚于历史上的秦淮河,实在是个人人为之向往的妙处。
尤其是在除夕之夜,运河之上停靠了上千只花船,青楼妓子们在此载歌载舞争奇斗艳,使劲浑身解数为自己博取花魁娘子的名声。
更有官家船只来此游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