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6章(3 / 4)
谋略,当初唐寅起兵反钟天的时候,邱真、张哲和宗元可是并称唐寅的三大谋士,现在邱真和张哲都不在,所能倚仗的也只有宗元了。
宗元有瞧到上官元吉在看自己,也明白他希望自己站出来说个应敌之策,但宗元却假装没看到,把脑袋扭到别处。他和上官元吉之间并无矛盾,关键是他也没有太好的办法。现在的形势太危机,都城已没有能战之兵,有的几万人都是没有战斗力的新兵,指望着他们去和能争惯战的贞军打仗,等于是让这数万的新兵去送死。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宗元再精明、再善谋,也得有兵才能退敌。
见宗元都不敢站出来说句话,上官元吉的心里顿是一沉,眉头慢慢皱起。
张鑫叹道:“看来,上官丞相也没有退敌之策了,既然如此,我们……就只能迁都了。”
“什么?”上官元吉一惊,举目看想张鑫。
张鑫说道:“迁都!这是目前唯一的办法了。贞人来势汹汹,我军根本抵挡不住,与其留在都城等死,还不如迁都先避敌军锋芒!”
上官元吉摇头说道:“不可!风国自建国以来,一直以盐城为都城,到现在,盐城在人们的心目中已不仅仅是风都,它还是风国的标志,岂能说迁就迁?”
“若是不迁都,贞人杀来了,我们拿什么来抵御人家?”
张鑫提出迁都的意见,得到许多大臣的支持,看到人们虽未说话,却连连点头,他的底气足了许多,语气也开始强硬起来。
其实严格来算,张鑫属旁系,并非唐寅的嫡系重臣,按理说他只是官大,但在朝堂上的地位并不会太高,不过他为人圆滑,能说会道,出手也大方,与许多唐寅的嫡系大臣私交甚厚,渐渐的,也有了他自己的势力,依附于他的人也不在少数。
上官元吉面色阴沉,冷冷说道:“如果敌军兵临城下,我等即使亲自上城,也要与敌军血战到底,何况现在迁都大事,怎能不禀报大王……”
张鑫接道:“大王远在锦阳,若是去通禀大王,一去一回之间,至少得有大半个月,那时贞人早就打到盐城了,我们再想迁都也晚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现在君在外,我们也只能随机应变了。”
许多大臣都认为张鑫说的有理,边点头边小声的窃窃私语,但以上官元吉为首的一部分大臣坚决反对,双方你一言我一语,争执不下。
宗元看看这边,再瞧瞧那边,心里暗暗叹了口气,都说文人误国,此话不假,有在这里争执的工夫,还不如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