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3 / 4)
鼎力相助,不过聂泽的反应很疏离,再未多说什么,快步走开了。
看得出来,大王对贞人仍存有颇多的顾忌,他不能再与贞人走得太近,不然只会引来大王的反感和猜忌,自己的性命也就悬于一线了。
荀秀别过聂泽,连夜离开上京,赶回贞地。以李舒为首的叛军基本都聚于贞地的相山、固平二郡,这两地距离上京并不算远,只是为了躲避沿途的川军,荀秀需绕路而行。
即便他连夜兼程,赶回到相山郡与李舒汇合时,业已是半个月之后。
现在留给李舒一部的时间就只剩下半个月,要在半个月的时间内尽可能多的杀伤川军,如果只是打打川军的散兵游勇,攻击些小关卡小据点,那根本杀不到多少人,所能换得的物资也会少得可怜,与风国的结盟更无从谈起了,经过反复的思量,李舒决定铤而走险,直接去攻击贞桓边境处的一座川军营地。
他选中的这处川军营地有五万之多的川军,而且不是地方军,是隶属于川国中央军的第十三军团。虽说并非川国的主力军团,但毕竟是中央军,战力不容小觑。
其实,李舒早就想进攻这里,首先这处川军大营距离相山郡很近,而且其中兵力众多,对于李舒而言,它是个巨大的威胁和隐患。
只是这座川营里囤积的兵力有五万之众,还是川国的中央军,他一直没敢动它罢了,只想着和风国结盟之后,可以与风军联手进攻,拔掉这颗眼中钉,现在看来,是暂时指望不上风军了,只能靠他们自己单独行动。
知道李舒要进攻这座川军大营,下面的许多贞将都表示反对,认为以己方目前的实力去进攻这么大的一座川营,等于是以卵击石,不过李舒力排众议,坚持己见,认为己方有打下川营的机会,而且这次也正是一个向风国展现己方实力的好机会。
李舒的信心当然也是有原因的。第一,他麾下的兵力多,就算是临时拼凑出来的乌合之众,那也是二十万的乌合之众,数倍于川军,第二,川军不会想到己方能主动去攻击他们,川人也不会认为己方有这样的胆量,所以具备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条件,第三,川营的地势是南高北低,防御北面的风军很有效果,而己方则是由川营的背后进攻,由高而下,占有地利的优势。
正是出于这些方面的考虑,李舒认为此战获胜的希望很大。
事实上,他还是把战事想得太理想化了,以前他打的是川国的地方军,而现在要打的则是中央军,和大多数的国家一样,川国地方军的战力与中央军的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