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3 / 4)
谆要战力有贞人,要国力有川人,要道义,他就是天子,就是天道,他还缺什么?接下来,他要做的肯定就是推翻自己这座压在他头上的大山了。
想到这里,唐寅身子一震,环视在场的大臣们,凝声问道:“张鑫的话你们都听清楚了吧,你们以为如何?”
众人面面相觑,谁都没有言语。在风国大臣们看来,张鑫的话多少有些言过其实,他们又不是第一天认识天子,天子是个什么样的人,他们会看不出来?大王会看不出来?
怎么可能会像张鑫说得那么可怕,那么有心计城府。只不过又不能说张鑫的顾虑有错,万一自己乃至大王都看走了眼呢?
邱真率先开口说道:“吞并贞地并不难,难的是统治贞地,川人一向讲究以仁政治国,可即便如此,对贞地的治理还是一塌糊涂,叛乱四起,最终导致国力大损,走向灭亡,前车之鉴还历历在目,我们也不能不防啊!不过,我也认同张大人的顾虑,哪怕天子是一庸才,就怕身边有能人暗助,无论如何,也不能再让天子控制贞地,我国抢先吞并是没错的,当然,我们也必须得提前做好应对贞人叛乱的准备!”
邱真认同了张鑫的建议,紧接着,在场的武将们也都纷纷起身,向唐寅拱手说道:“末将以为邱相和张大人言之有理,我国当及早吞并贞地才是!”
见以邱真为首的将官们都以做出表率,上官元吉与在场的文官大臣们也都起身表示赞同。
这一下,基本敲定了风国对外政策的改变,由原本的联贞灭川,改为了现在的联川灭贞。
而造成风国这么大国策转变的‘罪魁祸首’,正是张鑫。
可以说张鑫说的那些,都是通过殷谆保留肖香王公爵位这件事而做出来的一连串的假想,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证据,也毫无依据可言,他之所以在唐寅面前说信誓旦旦地这些,目的很简单,他觉得自己在朝堂上沉寂得太久了,是该轮到自己站出来说说话了,正所谓语不惊人死不休,不捡危言耸听的说,又怎能让大王对自己印象深刻,又怎么让大王觉得离不开自己?
这就是张鑫心里的真实想法。只不过因为他这刻意的一个表现,直接把身在贞地的李舒推进了万丈深渊。
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这话用在张鑫身上正合适。
与大臣们商议妥当吞并贞地一事后,唐寅又去见了肖香,直截了当地说明自己的意图,要肖香助他消灭在川地的四十万贞军。
如果说肖香对风军的狠有一分的话,那么对贞军的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