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二丫买人(2 / 4)
二小姐倒是个孝心的,只是凡事量力而为才是,否则长辈们就要心疼了。”
二丫忙点点头看着开怀大笑的父亲,眼泪还是止不住落了下来,她只好借吃菜的功夫低了头来掩饰。上世的父亲初做官时,一家子也是如此的开怀畅饮,她知道家里还埋着一坛酒,那是父亲准备在祖母敕封时拿出来庆贺的,可是上世父亲没能喝上,在他得知自己永不录用、三丫不能科举时,就把那坛酒摔了。二丫相信:这一世父亲一定会象现在一样高兴地喝到那坛酒的。
在李县令接印的第二日,周县丞把之前代管的一应事儿都交了上来。李县令便开始正式掌管尉县的县务,首先是查明尉县的地界版籍,又了解了些此处的风俗人情村庄人口等。如此几日后,照例要张贴个安民榜,晓喻县内军民,新任县令已是到任理事,每月逢五和十时为放告日,有冤可直接来面见县令申诉,并告诫百姓安分守已严禁贩卖私盐等。
就在李县令忙得团团转时,二丫也在考虑家中的情况:现在家中前院住着王桐和孙师爷,后院住着李县令父女二人和刘婶二人。因着刘婶和秀儿是刘夫人暂借自己使的,现在基本已安顿下来,便没有长留她们的理,不但阻了她二人的前程,以她们的才能在自家这种小门小户的也是暴殄天物。二丫想父亲在此任职三年后又不知要去哪儿,不必要买人,到时费了银子还使人家骨肉分离,便打算只雇两个人来洗衣做饭。
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刘婶和秀儿时,秀儿想着二丫素来行动不是那娇小姐,他们家又只有两个主子,如此即省事又省钱,倒也觉得这主意不错。
刘婶却认为二丫以后也算是官家小姐,身边怎么也得有个丫鬟,要是出去没个人跟着也不像个事儿,这贴身的丫鬟最主要的就是忠心,便只有买才行,身家性命捏在主人手中便不敢有什么花哨心眼。又给二丫二人分析:若是雇的每个月都得给工钱,三年下来工钱也差不多能买个小丫头的,却不能保证忠心;而买的就一样了,每个月给几个钱当月钱就行,不用担心她的忠心,三年以后,若是侍候的好了,便给个恩典放了出去也是值得的。至于粗使的雇着也行,只是厨房的人还是要小心的。
二丫仔细考虑了一下,也觉得刘婶说得有道理,便决定先买个贴身侍候的小丫头,再各雇一个洗衣打扫卫生和做饭的。
二丫找了空去与父亲商议,李县令听了也觉得这主意可行,又想到王桐夜里兼着门房,白天就跟着自己听差,便想再找个门房。一时又想到这门房需得信得过才好,便有些发愁。二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