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千里有缘(2 / 4)
个小村子,却在与村人交谈时发现村中过年期间有不少人家被偷盗,且不只这一个村子,只怕整个尉县皆是如此。李县令便觉得自己失职,做事有些自以为是,因问村人为何不去衙门报案时,村人都说去了还要打点差人,丢了那些东西都值不了那些钱。李县令文人的热血便沸腾起来,既痛心自己没为民做个好官,又痛恨自己御下不严让差人鱼肉百姓。
在平安镇素来民风淳朴,虽然日子也不总是红火富裕,乡邻间偶也有龌龊发生,但这偷盗之事却是很少见的。因为现在基本上也算是安居乐业,好好种田一年下来虽也见不了几个钱,便温饱还是可以勉强维持的。这偷盗不说被逮着要押到衙门打板子罚钱,便是以后也没脸见人,为了那几个小钱也会拖累得儿女皆不好嫁娶,得不偿失,久而久之这偷盗之事便很少发生。
二丫就向小梅打听这冬日偷盗之事,小梅便一五一十地把她所知道的都倒了豆子。
这尉县虽临着与北蛮的边界,因土地贫瘠也不是重要的战略要地,多年前两国交战时倒也没多少战事到此,只是时常有些北蛮兵来此抢些东西。大家辛辛苦苦劳作一年的成果,就在这抢夺中化为乌有。于是就有那不爱吃苦的人也做起这无本生意来,等到后来两国休战交好后,这鸡鸣狗盗的习俗却仍是流传了下来。
平时这偷盗之事就时有发生,在冬日尤为严重。一般是七八人一伙,事先打探好那家的钱财米粮及牲畜所藏地,趁着夜深人静尤其是冬天天冷人不爱出屋的时节,或是撬门锁或是在那家墙上挖个洞,把财物顺了出来。先前出了这事,倒也有人去上报衙门,但往往还需要多次打点钱财,很多时候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最终是不了了之。也偶有在那些人行窃被抓个正行送了衙门来,但那些人手中都是有些钱财的,不过是拿钱买了自己出来,之后就会更加偷盗好找补回来。所以大家便也只好忍气吞声各自看好自己的财物。
二丫听了义愤填膺,却也没什么好办法,只暗骂人心不古。李县令和孙师爷最后终是商量出对策来,这对策大意就是:每村每家抽出一个壮丁来五人一组,到夜里轮流打更查看。被捉到的偷盗之人一经查实,便要打五十大板,并罚没银钱二十两。此事着落在里正和里胥身上,县尉和巡检不定期去乡下查看,若没按此办事,便要对里正和里胥进行相应处罚,若是一年当中未发生偷盗之事,也会对里正及里胥和村长有所奖励。
二丫见些心中才好受些,便专心忙自己的事情来。上次去刘夫人那儿时,秀儿特意告诉二丫刘大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