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新年来临(1 / 3)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间是不等人的。漪澜闲来无事,扶着已经显怀的肚子坐在窗户边,真是——窗外日光弹指过,席间花影坐前移。
天聪九年是个喜庆的年份,皇太极统一了蒙古各部,将其编为蒙古八旗,自此大金再无后顾之忧。这座年轻的盛京皇宫也染上了节日的喜庆——已近年底,处处张灯结彩。
漪澜已是来到清朝近两月,肚子里的宝宝也是四个月了。自那日漪澜去清宁宫给大福晋哲哲请安过后,每隔一两日都会去坐坐,聊天打发时间。大玉儿的永福宫也去了几回,连皇太极都笑着夸赞她们姐妹的感情十分和睦。
哲哲言语间经常暗示漪澜应该帮着妹妹大玉儿怀个孩子,对此,漪澜表示很无奈,她已经劝说皇太极去大玉儿那里了,皇太极最近也不排斥,没有显现出前一段时间对大玉儿的不满和不屑来。漪澜真想说,大福晋,你多虑了,大玉儿和福临的缘分还没到。
随着漪澜对宫里人的深入了解,发现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令她感到惊悚——漪澜怀疑自己是不是处在清朝正史里。漪澜发现了很多不符史实的事情,而这些事情的来源都指向一个人——大玉儿。除了大玉儿,其他事情都在该有的轨道上。
根据清朝史书:西宫福晋布木布泰此时应有三个女儿——皇四女、皇五女、皇七女,但是经过漪澜多方考证,大玉儿嫁给皇太极十年时间里,没有一个子女。而皇四女、皇五女、皇七女是由皇太极的名不见经传的庶福晋所生。除此之外,再无疑点。
这个问题的发现给漪澜带来了困惑,同时也带来了解脱。她不用担心改变清朝的历史会引起怎样的后果了,因为现在有些事情本就不合史实。她心里最后的一丝犹疑也丢掉了。
大玉儿如史实所说的精通满汉蒙三种语言,蕙质兰心,漪澜与她相处和谐。姐妹二人当真如小时候一般一起看书玩笑,仿佛没有分别这么多年。实际情况如何,漪澜心里也有份账。大玉儿对漪澜亲近不足,姐妹友好只是漪澜维持的一种假象罢了。这对漪澜来说已经足够。大玉儿是个心肠极好的人,对人十分宽容忍耐,这种态度是面对任何一人,漪澜心里有些小小的感慨,也十分的惊奇——大玉儿的性子是怎么在清宫存活下来,一直到康熙时期。又是怎么辅佐幼帝,教养康熙成为千古一帝的?难道真是好人有好报?
最近,漪澜又开始无聊了。每天去向哲哲请安加聊天已经被免了,理由是漪澜身子不好,需要好好保养,估计是哲哲看见漪澜心里膈应了,而大玉儿始终没有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