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重铸清华(重生之我是慈禧) > 第144章 天津条约(一)

第144章 天津条约(一)(2 / 5)

幸逝世的。”伊格那提耶夫把沙皇的服毒自杀丢给了《中俄东北边境条约》的签订。

美国公使华若翰鄙夷地歪了歪嘴巴,这沙皇尼古拉二世明明是因为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才服毒自杀的,这胖子可真能把白的说成黑的。伊格那提耶夫继续若无其事地说着,丝毫不顾忌室内尴尬的气氛,“我们俄罗斯帝国一定是和女王陛下,和拿破仑三世陛下坚决站在一起的。”

巴夏礼也是微微鞠躬,俄罗斯公使伊格那提耶夫的态度让他十分满意,“多谢伊格那提耶夫伯爵大人,我代表大英帝国感谢您。接下来。”巴夏礼十分不甘心,中国的战局,英军的胜败,关系到他是否能在女王,首相,内阁那里得到更大的权利,第一次鸦片战争之中他就随着舰队驶入江宁江面,见证了《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见证了那些穿着大袍子留着猪尾巴发型可笑中国官员看见如山一般的舰队双腿忍不住地发抖的糗事,他实在是不甘心。“接下来,我们递交国书!要换约修约!”巴夏礼环视三国公使,“诸国在中国的利益要进一步扩大,要开放更多的市场,更多的口岸!”

“继续把舰队放在渤海湾里面。”巴夏礼坐在了紫色天鹅绒靠垫的椅子上,双手交叉,放在面前,他喝了一口苏格兰最好的威士忌,终于情绪变得平复,双眼眯了起来,那个老谋深算的外交官又回到了巴夏礼的身上,虽然如今的巴夏礼不过才三十岁,“看准了机会打上几个小炮台,也要对着中国的统治者们亮一亮我们的肌肉,不过这些,还是等着中国人回复我们的照会再说!”

1858年4月,英、法、俄、美四国公使率舰陆续来到大沽口外,分别照会清政府,要求六日内指派全权大臣谈判。俄、美的照会还表示愿意充当“调停人”。

英方原本在广州要求入城的理由,是全面履行条约。其实真要入城,也未必有多少实际利益。从战争结束后,英国反而把领事馆从城内搬到更远的沙面,就可以了解其动机更多是在心理层面,而非实际的利益。清廷反对入城,主要是“严夷夏之防”的观念,认为外国人是蛮夷,怎可入华夏之邦?但修约要求起了以后,就必须要谈。叶名琛既不让入城,也不许见面,事情就走向极端化。

英军撤退后,南海知县华廷杰向叶禀报,行商伍崇曜与英国领事巴夏礼商定,在城外建一“公所”,英国人同意以后与叶名琛的会见,可在“公所”进行。叶名琛认为,这不过是英方退缩的表现。他“坚拒勿纳,毫无可商”。同时接连向咸丰帝发出:“防剿英夷水陆获胜”的捷报。咸丰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