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夜雨萌芽(二)(2 / 4)
“从三月里就说不好,到如今撑了这么许久,怕是能熬过去也不一定,到了秋凉,这身子就能受补,身子受了补,就能一日日得好起来。”宝鋆说道,“若是燕公一旦逝世,这军机就又要补人了,这人选,王爷定了没?”
文祥摇摇头,“王爷最近忙着北洋水师的事儿,这家里头,燕公又是如此,心里烦得很,怕是这事儿,都没曾提过,我也不好说。”人都没死,就惦记这桂良留下来的位置,多不好?
……
“加试其他?加试什么?”太后来了兴趣,连忙追问。
“如今洋务之事已然悄然兴起,这对待洋人的要有一定之规,这洋人的天文地理,军舰之事,西洋语言,算术,这都是要学的东西,但是微臣以为,这些都不甚着急,太后已经下旨要开恩科,这九月就要乡试,若是骤然要考洋务事,就怕物议太多,如此以来,反而不美,凡事新事物,若是刚开始的时候阻碍太多,将来必然不能成就大事业。”太后点点头,深深得看着跪在地上的高心夔继续说道,“不如从前朝旧例里面择出一二,来加入科举之事中,不改八股,不受非议,如此可网尽天下英才。”
“那依你之见,要加什么?”
“这是太后和朝中重臣所定夺的事情,微臣不敢置喙。”高心夔谦逊得说道。
“出的你口,入的我耳,如何不能说?你且说之,本宫且听之就是。”
“是,那微臣就大胆说了,微臣以为,八股之文,学问是尽够了,只是缺乏少考察见识的,微臣以为,从宋金朝中看,不如加考策论!”
“策论?”
“是,苏轼在《拟进士对御试策引状》说过:‘昔祖宗之朝,崇尚辞律,则诗赋之工,曲尽其巧,自嘉祐以来,以古文为贵,则策论盛行于世,而诗赋几至于熄。何者,利之所在,人无不化。’故策论者,可考士人眼界,见识,观天下之脉络,若是如此,必然能网尽天下英才,为我国朝所用!”高心夔说着这话的时候,眼中似乎能放射出了耀眼的光芒,整个人的精气神完全不一样了,这是自己和肃顺当年私下谈过的事儿,肃顺对此也颇为认可,准备日后掌握天下权柄的时候就一力施为,未曾想,如今肃顺已经是昨日黄花了。
“你说的是,策论的确是极为重要的。”太后赞同了高心夔的观点,这日后英国人从中国的科举学去的西方文官考试,也是考这些东西,更别说日后天朝的公务员考试,呵呵,那也是考策论的。“欲速而不达,这是正理,好了,高心夔,没有三两三,自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