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德意志国(三)(2 / 4)
“中国人也不会说要求和德国签订攻守同盟。”俾斯麦说道,“中国人来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军火的设备、派遣军官参与中国军队的训练,还有海军的一些军舰的制造。”
“海军他们也需要制造设备吗?”罗恩饶有兴趣,“要知道我们的海军还不算很好。”
“是的,傲慢的英国人似乎对中国人的要求很不重视,对中国要求制船厂的要求拒绝了,但是他们认为,德国的军舰制造也很好,所以,关于海军方面也想合作。”
“那您还在犹豫什么?”罗恩看着俾斯麦,“伯爵大人,你应该快签订这些合同!”
威廉一世也点头,“国内的局势十分不安,经济形势也不乐观,中国人现在看来是很可靠的买家。”
“他们刚刚起步,就像以前的普鲁士王国。”毛奇唏嘘说道,“所以不计一切为了国家的兴盛而想方设法。”
俾斯麦把和皇太后交谈的话复述了一遍,“既然陛下也决定了,那我就尽快和他们签约吧。”俾斯麦隐隐有着不安,不过他清楚的明白,国内的局势十分不安,自己擅于军务和经济治理,却不擅长社会治理,有很多反对他的声音出现了,就连腓特烈对于自己也十分的不满,腓特烈充分学到了英国人所谓的自由,铁和血,他不感冒,他必须要安抚好国内的各个政治派系,让大部分人的既得果实得以保障,“陛下,三皇同盟,可能还是先别签订了,这是我个人的意见。”
“为什么?”威廉疑惑地说道,“外交部这一年来都是在忙这个事情的。”
“中国人的眼睛很毒辣,我最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俾斯麦冷漠地说道,“我也认为,相邻的大国之间,没有什么共同利益值得结盟,就比如我们和法国。”
“这就是地缘政治啊。”太后看着人来人往的餐厅,听到了三国同盟暂时停滞的消息,打了个响指,得意的对着高心夔说道,“老祖宗的智慧,咱们学上那么一点,就够忽悠洋鬼子的了。”
“可如今来看。”高心夔微笑,“太后并未在其中获得多少利益。”
“怎么没有?若不是我说动了他们,怎么肯卖给我们这么多东西。”来德国收获最丰盛,《中德柏林条约》详细规定了林林总总的约定,一起支付的话,户部的银子要全部搬完,太后在自吹,“再说了,来了欧洲,不煽风点火,不挑拨离间,岂不是白来一趟?”
“德国人怕奥匈、沙俄和法国结盟,这是必然的,昔日魏国,也是如德国一般,四战之地,虽然肥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