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小说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 第七百四十章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第七百四十章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3 / 4)

读书人的儒家思想。

批卷之人,有可能认为他写的狗屁不通。

打比方,像是那道疫情题。

一路走来,为何有许多城池受灾惨剧接连不断。

用宋叔的话是,就是没有及时控制,没隔离,以至于扩散才会过病气,及早给抓起来,你看能死这么多人吗?

但儒家教育,就是不能给亲父隔离起来,那是不孝。

不写。

可是,他真的认为宋叔才是最实际的,最能从根本上解决百姓们问题的。

足足闭眼沉思了半个时辰,杨明远才下了决心,决定还是找一个平衡点吧,说的含含糊糊一些,别冒险,有些话不一定写到卷上。

与此同时,宋福生也在闹心。

杨明远都能想到别挑战阅卷官,他能想不到吗?

要承认,古代人和现代人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不一样。

尤其他闺女以前就给他举例,像收税那个问题。

说爹啊,那些大官才是真正的大地主,才最该多交税,连陆珉瑞他家算在内,都是既得利益者。你要敢写敏感了,就是在挑战一群高官。皇上搞不好都不敢随便提改革,心眼小的批卷官真能给你打零分。

这预防针,早就给他打过,闺女让他少瞎白话。

所以说,写心里真的想说的吧,他好像在赌前程。

那写一些不痛不痒的,那文章能有灵魂吗?

宋福生试了试,在草稿纸上写了一些没灵魂的话。

可是他写着写着,脑中就浮现自己逃荒那阵,一副难民的模样拿着破碗在幽州城前排号。

浮现从奉天到京城,一路走来,所看见的那些难民,崔举人的县丞朋友,告诉他疫情过后本县得病死亡人数。

以及在奉天时,老魏和他说,有几位好官员为安顿受灾百姓染病去世。

他在心里和自己对话道:

咱不能说,古代落后,就认为所有的好东西和好政策只有现代有,古代就不配有。

那些为百姓焦灼奔波的好知府、好县令;

那些在风雨中赈灾的专员;

那些从御药院下到地方的太医到城里药铺子的郎中拼命救治的人;

那些参与救援的将军;

那些自救也努力救别人的普通人、善人,他们都是活生生的人。

这些人和他宋福生都在同一日月之下,是这天地之间的人。

就因为一个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