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一章 都是说客(2 / 4)
药厂从采购到制药的全过程都贡献出来了。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按照传统严格制药的一个过程。周记制药厂的产品供不应求,有周家独门秘方的原因,但更主要的,就是周记制药厂的产业有效果,价格贵,但却是有很大的市场。”
“咳,小林,这话是说到点上了。有些时候,并不是我们的中医不行,更不是我们的中药不行,而是把行医制药当成了赚钱的工具,无论是诊断治疗,还是制药,老辈流传下来的严谨的工艺和需要时间凝练的手艺都给丢弃了。你说得对,不是中医不行了,而是人不行了。”
“所以,我准备从中医回归传统入手,只要能做出被大众认可的有效药,良心药,中医药被人们认可,就能够收到巨大的利益回报。周记制药厂就是例子,如果我们全国,有上百家,上千家甚至是上万家这样的中医制药厂,何愁中医药不被大众认可呢?”
左益心有些激动,拍手道:“对,就应该是这样的推广!我们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无数宝贵的精神财富,从具体治病的方剂膏药药丸,到养生保健的各类药方,种类繁多,针对不同气候,不同人群,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是多么大的一笔财富啊。”
林源被左益心影响,也有些激动:“是啊,光是见诸于记载的,就是卷帙如海,还有很多的民间秘方,更是不可胜数。中医药的最大优势,就是来源于自然界,符合人们回归自然的心理,中医有这么多的宝贝,我们要是不能发扬光大,简直就是无能。”
“不错,小林,我们的中医药,记载是一方面,动手操作又是另外一个环节的问题,把冰冷的记载变成有实际效用的成药,确实是需要传统的工艺流程。老祖宗潜心钻研,经过了无数次的试验和临床,总结出了行之有效的手法,但我们却是弃之如敝履。”
说到这里,林源和左益心都忍不住叹息,目前的中医药市场,别说是按照复杂的传统工艺操作了,就是其中应该用到的原料,都会参假,能有记载中的疗效,那才是见了鬼了。
左益心长出一口气道:“小林,我支持你,中医回归传统,确实是推广弘扬中医必不可少的一步。你以周传亭周老为例子,也确实是踩到点上了。小林,咱们何不让更多的中医人参与进来,要知道,很多的中医人,也是从事中医药生产的。”
“左老,我就是这个意思。周老的成药,利润实际上是非常高的。我就是想用这个例子证明,咱们中医人同样也可以获得高回报的。君子得财,取之有道。做出好药,让中医人富起来,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