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医品娘子:夫人,求圆房 > 第167章 放羊二人组

第167章 放羊二人组(2 / 3)

换成他们就是煮好一锅饭。

江夏这些日子就琢磨着,怎么带肉食、面食进场,不至于腐坏,还要尽量保持营养和口味了。

后来才发现,肉类倒是最好带的,腌制成咸肉,做成熏肉、腊肉,都能保存一段时间,反而是青菜无法保存。

琢磨来琢磨去,江夏去买了些个长豇豆,也就是现代人吃的长豆角,蒸至八成熟,晾到半干,然后用肉丁子炒熟了装小罐放进考篮。还琢磨着腌了泡菜,泡豆角,泡萝卜,切一切,同样炒熟了,装在小罐子里放进考篮……

忙碌着,紧张着,八月初九入场的日子还是到了。

江夏前一天晚上就把考篮装好了,临睡还查看了一边,第二天一起床,又拿着单子对了一遍。又将早上赶着烙出来的杠子头火烧放进去,这才招呼长贵长福和润生润成进来,将两个一模一样的考篮拎出去。

徐襄和景谅已经起身,穿着简单舒适的细棉布单衫,一人披着一个羊皮坎肩儿,有些不伦不类的,江夏看见差点儿撑不住想笑。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考场里不许穿夹层的衣裳,也不许带被子带衣裳,就只能穿一身衣裳进去……

江夏也没换男装,简单的衣裙发髻,头上一贯地只用了一根银簪子,一只手挽着徐襄的皮袄——这坎肩儿实用,但这会儿就穿上,实在是太毁形象了。

一干人是寅时初起床,寅时末就出了门。天还没亮,湛清的天空挂着好些个星星,清冷冷地俯视着一切。

坐了车子到了贡院,江夏才知道,早出门的必要性。参考的人多,送行的人更多,好些个都是一家子老少齐上阵,上至祖父祖母,下至抱在怀里牙牙学语的幼儿……真是热闹喧嚣,别具一格!

江夏看着这一番送考景象,也算是又开了回眼界。她心里想啊,这要是让商秋生带上糕饼来这里卖,指定生意很好!随即又不由失笑,商记糕饼铺在三岔镇的生意本就很好,哪里用得着大老远跑这里来……

不过,经过在临清和德州两地逛街,江夏也将两地的消费水平大致做了个评估。临清府尽管富庶,终究是个小城,人口有限。德州城就不同了,是千年老城不说,本身也临着运河,码头更是比临清还要大,这份繁华厚重,又不是临清能比的。

她是决定了在临清开设商记糕饼铺的分店的。若是在德州也开一家,也很不错,这边的消费水平,那些补益的方子就都能用上了,什么八珍糕四物糕之类,指定能够成为口碑镇店产品!

脑子开了会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