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医品娘子:夫人,求圆房 > 第1159章 赶海普陀

第1159章 赶海普陀(2 / 3)

,想去,也要带上护卫才行。

因为这种所谓的‘观音手’,就是现代备受欧洲人推崇的一种‘鹅颈藤壶’,只生长在风高浪急的沿海大礁石底下,要想采到它们,需要用绳索绑在腰上坠下去,时时刻刻躲避海浪的伤害,一个不留神,被海浪拍在礁石上摔伤、被海浪的力量卷走,都是有可能的。

两个小子大概也亲身经历了那种危险,对江夏的担忧并没有抵触,很听话地答应下来。

不过,说实话,丢开对孩子们的担心,但说这‘观音手’,看着其貌不扬的,却实在是人间难得的极致美味。掰开那‘鹅颈’部,就露出一条细细的白色嫩肉,柔嫩饱满,鲜得能让人的眉毛飞起……

一家人在大普陀岛住了十几天才离开,然后又去明州周边的乡村镇子走了十来天。

舟山岛上是沙滩,明州这边的却是泥滩,大片大片的滩涂,蕴藏着丰富的海产。

他们一家人走到渔村里去住了两三日,每日跟着渔民去滩涂上挖泥螺,掉跳跳鱼,捉爬的飞快的白玉蟹,挖隐在海泥深处的蛏子……

朗哥儿和长安甚至跟了一艘比较大的渔船出了一天海,体验了一把渔民出海打渔的生活。回来之后,两个小子连连叹息着打鱼不容易。

江夏放下心来,与徐襄交换了一个会意的眼神,孩子们毕竟从小生活优渥,体会体会生活不易,还是很有必要、很有好处的。

这一日,徐襄带着江夏在明州府北边的一个水乡小镇,这里离着绍兴不远了,同样有秋收后酿酒的风俗。而且,每年酿酒之前,都会将前一年酿制的酒打开来,参加镇子上办的一个品酒会。

届时,周边的镇子、甚至县城的酒庄酒肆,都会带了自己的新酿过来,由牛车载了,穿街而行,舀了酒,递给路边人品尝鉴定,参加品酒的评委一共二十人,没人一根银签子;围观的群众则每人一根竹签子,需花十文钱购买。待酒车游行结束,评委和群众评委将自己的签子投到各家的牛车上,根据得签多少评定当年的酒魁。还有酒榜眼和酒探花。得了名次的酒肆酒铺子荣光无限,这一年的酒水都能买个好价钱!

这等热闹,在京城也是不见的,既然遇上了,自然不想错过去。

于是,徐襄和江夏带着孩子们特特地在小镇上住了两日,等待一年一度的品酒盛会。

终于到了这一日,天公作美,抬头就看见一轮红日。镇上的人们热情的很,丝毫不亚于过年的兴头,一大早就扶老携幼走出家门,来到镇子上唯一的一条长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