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五章 家乡试点(2 / 3)
,承包给王大军这样的‘自己人’,由单个的人,去组织人手,负责这一些具体的工作。
其实质就是包工头,不过他这个包工头,算是体制内,拿着国家发工资的,这种事情在小县城很常见。
而像此次这样的机会,可是少之又少,记忆中也只有王大力刚入职的时候,送电下乡工程。
王大力把这次的民用电池推广,视作人生的一个重大的际遇。
电线杆和电线的拆除工作,并没有想象中累人,王大力亲力亲为,从一号干到现在,工作进展顺利。
他找的都是自己知根知底的人,由他们去拆除电线,至于电池匣的安装工作,就由他来完成。
王大力也不是自己单干,他还有三个徒弟,一个是沾亲带故的,为人机灵,听话,也肯干,是大徒弟。另外两个是邻村的,都是朋友的孩子,他平常也多加照顾。
此次电池匣的安装,王大力同样带上了三人,参加了培训。
目送大卡车离开,王大力默默的掏出了手机,很快大徒弟就打来电话,说还有五分钟就能到了。
挂了电话,王大力这才走下湖边堤坝。
大徒弟是跟着队伍去安江市拉电池匣的,这事本不用他管,但他关照大徒弟,所以找了个熟人,把大徒弟弄了进去。
王大力还想,若是大徒弟机灵点,进入红枫工厂,那就发达了,没准以后,一家人还得靠这小子过活呢。
电池匣上的标志就是红枫工厂的标志,所以一些信息并没有被隐瞒,而红枫工厂的待遇,那是听着都让人流口水的。
大徒弟不知道王大力的心思,只高兴能跟着跑车,去见识外面的世界,二十出头的年纪,没走出过家门,对什么都很好奇。
五分钟一到,王大力就听到了车子的轰鸣声,一辆火红的大箱车缓缓驶来,停在了王大力的面前。
王大力把队伍分成两拨,大部队负责拆除,把所有拆掉的东西,全部集中到仓库,这些也有利可图,卖掉之后,一部分交公,剩下的就是他门的辛苦费了。
王大力和三个徒弟,则负责电池匣的安装,这片学区,连接渔村,总共有一千两百多户,大部队现在去了渔村,王大力和三个徒弟,此时则需要尽快安装完学区的三百多户电池匣。
索性经过这些日子的培训加实战,四人都很熟稔,速度飞快。
星城的民用电池推广工作如火如荼的展开,实际上,陈枫对星城的试点工作,比昌省的试点工作还要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