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三章 争执(3 / 4)
是觉得,咱们的发展方向,还是对这款火箭炮实施仿制,先解决有无问题,再探讨更高的发展问题,更何况我军目前还没有同类型的装备,所以更应该在这方面下功夫,切勿好高骛远........”
听着身旁客人的话,郭青山只觉得自己的脑海中那根最敏感的神经不由得抽搐了一下,正盯着电视机画面的那双明亮的眸子,没来由的流露出一丝疲惫,但更多的则是深深的无奈,要知道,坐在他旁边正在喝茶的客人,不是别人,正是军事科学院装备研究所主任宋仁明。
说起这个宋仁明,可以说是郭青山的老相识,知道他是我军培养的第一批装备专家,不但在战争年代的流动兵工厂骨干,建国之后还被派往苏联进行深造,回国之后又在著名的哈军工担任过几年教员,随后南调越南抗美前线,担任装备技术顾问,也就是在那时,与他郭青山相知相熟,最终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也正因为如此,郭青山很清楚自己这位老友的性格,知道他是一个为了军队现代化甘于奉献一切的人,在越南抗美的战场上冒着生命危险收集美军战机残害是如此;特殊时期忍受痛苦孜孜以求搞研究也是如此;而现如今为了陆军部队能有一款性能卓越的面杀伤火箭炮,则更是如此,但也正因为如此,郭青山的眉毛才会越皱越紧,头也是越来越疼:
“老宋,你也知道!”
郭青山看着话题没有成功转移,便站起身,走到电视机旁将其关掉,屋子顿时安静下来,只能听到郭青山无奈而又郑重的话音:
“现在不是有没有的问题,而是挑选那一个的问题!我想,你这几天也看到了,万山厂拿出来的远程火箭炮的思路的确不错,最关键的是其在近程地对地弹~~道~~导~~弹的拓展能力,总部里的很多同~~志都很感兴趣,你不也是一样?”
“他们的方案的确不错!”
听了郭青山的话,宋仁明也赞同的点了点头,不过旋即话锋一转,盯着郭青山的眼眸继续说道:
“可具体的实战价值却难以显现出来,先不说巨大弹体有没有合适的载具可以承受,就算有合适的载具,其数量也不会很多,真正拿到战场上,这样的火箭炮单个的威力是很大,射程也非常远,可是单薄的数量却形成不了部队所需要的高密度火力覆盖,说是绣花枕头也不为过,所以我只能说他们实在是好高骛远了!”
“你说的这些我们都明白!”郭青山看着宋仁明,一字一句的回答着,言语之间透着极其少有的耐心:
“